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法规 > 回顾城乡户籍历史

回顾城乡户籍历史

时间:2023-05-18 23:00:13

  四个词回顾城乡户籍历史

  1958年1月9日,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这一天,。自此,中国户籍制有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二元结构”。

  2014年7月30日,是另一个历史性的日子,“二元户籍”被宣布取消。

  在这中间56年多的时间里,出台了很多重要的法律法规,还诞生了很多新的词汇,例如从“盲流”到“进城务工人员”,从“农转非”到“蓝印户口”,还有“口粮”、“商品粮”“粮票”“油票”……这些法规与词汇,见证着中国户籍制度的变迁。

  第一阶段(1952-1980):“盲流”的诞生

  1990元旦晚会,黄宏与宋丹丹的小品《超生游击队》逗乐了无数人。“盲流”一词也因这个小品而广为传播。不过,这个词的产生远远早于1990年。

  1952年,,于是,盲流概念正式产生。

  1956年,全国首次户口工作会议明确了户口管理的三大基本功能:证明公民身份、统计人口数字、。1958年,户口登记条例施行,条例包括常住、暂住、迁出、迁入等7项人口登记,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并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

  从此,城市与农村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高墙”。户口不仅限制人口流动,还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户籍捆绑。户口与劳动用工、住房、教育、社会福利等挂钩。

  第二阶段(1984-1989):“打工仔”推动身份证制度

  改革开放后,二元户籍制开始有所松动。这时,一个新的词汇通过一首香港歌曲传遍内地。这首歌是许冠杰的《半斤八两》,这个词叫“打工仔”。不过,与歌词中不满打工仔“一生一世为钱币做奴隶”不同的是,内地的“打工仔”带给农村人更多的是希望。

  1984年,,允许长期在城市务工、经商、办企业的农民,在有住所的前提下自理口粮进城入户。这意味着以前针对干部农村家属开放的“农转非”政策,面向了普通农民。这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大量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个体户出现,农民开始成为“打工仔”、“打工妹”。

  据统计,从1984年到1988年的5年中,“农转非”人口累计达4679万人。人口流动直接推动了身份证制度的实行。1985年9月,身份证制度开始实施,人不分城乡均发身份证验证身份,方便人口流动自由择业。这一改革标示着身份管理的新方向是流动。

  第三阶段(1990-1999):去外面的世界“下海”吧

  1991年,一部电视剧和一首歌迷住了几乎全中国的人。

  电视剧是《外来妹》,因为这部剧的影响,甚至让更为中性的“农民工”一词,逐步代替了“民工潮”这样略带贬义的词汇。

  歌是齐秦的《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这两句词可以说唱出了所有年青人对更宽广世界的渴望与迷惘。

  1994年以后,国家取消了户口按照商品粮为标准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以居住地和职业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寄住户口三种登记制度。

  而在上海、深圳、广州等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还开始施行“蓝印户口”政策。蓝印户口相当于国内的“投资移民”或“技术移民”,购买当地政府规定的房产,或者满足投资金额、纳税额、解决就业等条件,可以给予蓝印户口。

  这一时期,人口流动已远远不限于农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城里的年青人们,同样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不仅如此,就连捧“铁饭碗”的政府干部和国企员工也大量辞职,他们或自己创业,或去待遇更高的私企、外企打工。这个时期,甚至出版了大量书籍讨论这一现象,它叫做“下海”。

  新的阶段(2000以后):农村户口变“值钱”了

  2000年6月,,凡在县级市市区、县级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县以下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转为城镇户口。2008年,政策又放宽到中小城市。

  但这时社会情况已有一些变化,一些农村人开始对进城落户变得谨慎起来。这是因为随着城市户口特权减少,农村户口显得越来越“值钱”了。

  在一些城镇周边的行政村,集体资产、承包土地、宅基地等成为村民的生活优势。村民可以一边享受农村优惠政策,同时进城经商或务工。这时,农村富余劳动力虽仍有进城愿望,但往往不愿轻易落户城镇。甚至一些大学生在升入大学时也拒绝迁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