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景色作文300字
秋天,一只只知了不知跑哪儿去了,原来翠绿的大树转眼间变成了金灿灿的,备份也呼呼地跑来了,天气渐渐凉了。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你看田野里金灿灿的稻子熟了,白花花的棉花、沉甸甸的玉米……这都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
果园里,黄中透红的苹果像害羞的小娃娃,黄乎乎的鸭梨、红红的石榴、紫盈盈的葡萄……都挂满了枝头。
公园里一朵朵菊花迎着秋风开放。一阵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真像一只只小蝴蝶在空中飞舞。枫叶火红火红的,让我想起了《山行》里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桂花香弥漫了整个公园。
秋天,湛蓝的天空高高的,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小兔在奔跑、有的像小松鼠在吃松果……真是形态各异。
秋天,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秋天真是太美了!
秋天的景色作文500字
在一个凉风习习的清晨,秋的使者悄悄地降临到人间。在乳白色浓雾的包围下,挥起手中的彩笔……当旭日东升,云消雾散之时,朝阳惊奇地发现,天地间赫然一片耀眼的金黄!
一夜之间,沉甸甸的稻子好像都换上了节日的盛装,亮得刺目,黄得耀眼。稻浪一层挨一层,放眼望去,竟是茫茫没有边际。凉爽的秋风一阵紧接一阵,金黄的稻浪 一浪高过一浪,使人不禁想起“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诗句。农民正忙于秋收,从他们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今年的腰包肯定会更鼓的。
花园里不再百花开放,在秋季里是寻不到那些娇嫩的花的“芳容”的。而对秋菊来说,此时正是怒放的时候,看吧,它开得多么热烈,多么奔放:红的耀眼如火,粉 的清淡高雅,黄的金光闪闪,还有那墨绿的、淡紫的……使人百看不厌。此时此刻,秋菊仿佛要把它所有的生命,所有的力量都一起迸发出来,献给金黄的秋天。
再看果园里,黄澄澄的梨挂满了枝头;红通通的苹果馋得行人直流口水;黑得发紫的葡萄爬满了藤架,好像在瞪着圆圆的大眼睛在寻找买主儿……
树叶枯黄了,蝴蝶般飞舞着,飘落着,它经历了冬的孕育,春的萌发,夏的茁壮,此时,已经到了生命的顶峰。它满足了,它欢笑着,翩翩地从树枝上飘落下来,把生命与泥土融为一体,又开始孕育来年的嫩芽儿……
评语:文章写得很有韵味,很美,仿佛展开一幅美丽的画卷。开篇自然介入秋天,然后抓住特点,分别从田野、花园、果园、树木的变化,运用比喻、拟人的写法来写秋天景色的特点,展示了秋天的生机与活力。全文结构严谨,属于总分结构,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
三年级作文“秋天的景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本次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2、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注重训练学生理清思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设计理念】
“新课标”对小学生的写作要求是留心观察、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想,特别注意用好平时积累的语言和有新意的词句。因此,在设计这节 “习作”课的时候,我注重从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入手,在学生把握了“秋天景物”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尽情地表达;并提醒学生用好平时积累的优美语句,愉快地写作文。
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切身感受出发,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写作意境,注重对学生写作的过程和方法的关注,注重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关注。
【课前准备】
组织课外观察活动。
【教学过程】
一、 观察体会,感受秋天的特点。
1、导入秋天。
(老师激趣谈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同学们,老师刚才朗诵的这句诗,大家知道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思考回答。)
好!有的同学说是春天,有的同学说是秋天。有“好景”、又有“黄”、“绿”这些色彩,到底是什么季节呢?老师请大家注意,诗里写的是“橙黄橘绿”——水果成熟了!对,秋天。看来我们还得逐字逐句地仔细观察和体会,才能弄懂诗句的意思。
2、感受秋天。
在秋天大家看到了哪些景物呢?(有蓝天、白云映照着平静的水面,城市里街道两旁金黄的树叶,山上火红的枫叶,果园里成熟的果实,农田里成熟的瓜果、丰收的粮食等等。)
同学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闻。(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看到的“秋天景物”的片断。老师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激励学生大胆地口头表达,让学生互相评论。)
你自己觉得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于秋天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3、把握秋天的特点
好!下面大家各抒已见,谈谈你见到的“秋天”的“模样”吧。(老师安排学生讨论、交流。)
各组都讨论好了吗?哪位同学来说说,你觉得秋天有哪些特点?
(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不必强求统一。只要说的不是其它季节的特点就行。)
二、 激发想象,描绘心中的秋天。
1、(师)秋天像一首诗,秋天像一首歌,秋天像一幅画,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同学们,你们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激发学生尽情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提示:
视觉上——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的天空很蓝、云很白;秋天是金黄色的(树叶);秋天是火红色的(枫叶)、、、、、、
感觉上——秋天秋高气爽、气温不冷不热;秋天刮风下雨后会很凉;秋天人们会多穿些衣服;、、、、、、
概括地说: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从炎热走向寒冷的桥梁、、、、、、)
2、同学们,我们经历过很多个秋天了,大家可能也参加过“秋游”活动吧。请谈谈你心中印象最深的一处秋天的景色。
老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可以是旅游景点、农田、山野、校园等等,老师要指导学生最好是说出自己亲身所见的秋天的景物。当然,学生如果说的是间接的见闻或加上合理的想像也要给予鼓励。)
3、启发学生用最贴切的语句来描述“秋天的景物”,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语言和词句。
大家平时见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呢?(如:一叶知秋、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萧瑟、秋风扫落叶、北雁南飞、、、、、)
老师给大家背几节描写秋天的诗句吧:“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等等。同学们一定也会背诵一些描写秋天的诗句吧!(点学生背诵有关的诗句,并作简短的点评。)
大家一定还读过很多描写秋天的文章,或是看过反映秋天景物的绘画。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同学的心中,秋天也许都不相同。那么,你们就用心地去构思,重点描绘你感受最深的秋天的风景吧。在写作文的时候,你可以根据需要,把你平时积累的描写秋天的优美语句引用到你的作文中去,但注意要用得恰当、贴切。
三、 精心构思,谱写秋天的弦律。
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钢琴曲《秋的思语》,营造气氛。
(师)从刚才的讨论中,老师发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好!我们开始写作文了。写作文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首先要安排好写作的顺序,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要详细地写;其次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大家还要注意用上你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用好标点符号。
四、写作素材
关于秋天的词语:
秋风瑟瑟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落叶枯黄 秋雨绵绵 秋风萧萧 一叶知秋
秋风过耳 秋风送爽 秋风习习 秋高气爽 秋雨绵绵 春华秋实 金秋时节
北雁南飞 :雁是侯鸟,北方进人深秋时,雁便往温暖的南方飞去。
寒蝉凄切 :天冷蝉不再叫或低声叫,发出的声音凄凉悲切,象征着深秋季节。例:“寒蝉凄切,冷雨初歇。”
金风送爽 :金风,秋风。秋风送来凉爽,是仲秋以前的气候。金,秋风吹拂过的树叶都逐渐呈现出金黄色,继而脱落、飘零。所以用“金”来形容秋风。也有的用阴阳五行来解释季节演变,秋属金,故称秋风为金风。
秋风瑟瑟 :瑟瑟,风吹物的声音。秋凤吹物发出瑟瑟的响声,借此表示秋天的景象。
秋高气爽 :秋天空气清新,天也显得很高很蓝。这是秋天的特有景色。也常说成“天高气爽”。例:“秋高气爽,牛羊肥壮。”
天高云淡 :云淡,指天空晴朗、少云。天空晴朗,云彩很少。这是秋天特有的景色。
梧桐叶落 :古代传说人秋第一天梧桐有落叶,叫一叶知秋。所以用“梧桐叶落”表示秋天来临。
玉露生寒 :晶莹的露珠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也是秋天特有的景色。
关于秋天的古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唐】杜牧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唐】王维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东汉.曹操.《观沧海》
关于秋天的修辞:
1、落叶仿佛是一个个舞者在空中翩翩起舞。
2、秋天拿着染料把树叶涂黄了
3、秋天:秋天是一名妩媚的江南少女,带着一身清爽降临尘世,洗刷赤日炎炎,腼腆地奔跃在林樾之间,挟来习习秋风;挟来遍地丰收。
4、我喜欢,我喜欢秋霜染红的似火的枫叶,因为秋天可以观赏弯腰微笑的金黄的稻谷,我们在郊外野炊登山。
5、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撒下一片繁茂;夏姐姐带着火辣的热情,感染着我们的心情;秋阿姨送来果实类类,她的礼物十里飘香;冬奶奶布置好凛冽的寒风,锻炼着我们的身体
6、“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枫树的叶子像一枚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7、“我好象看到了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在风中轻轻地摇啊摇啊,炎热的夏天就悄悄地走了。”“红红的枫叶像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然后轻飘飘地落下来。”“那是秋天写来的信,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8、比喻句:秋天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充满诗情画意;秋天就像上帝赋予人类的礼物,洋溢丰收的喜悦;秋天就像是出海归来的渔船,满载人们的欣喜。
拟人句:我喜欢秋霜染红的似火的枫叶,因为秋天可以观赏弯腰微笑的金黄的稻谷,我们在郊外野炊登山。
排比句:秋天,是一个取得了成功的科学家,他在悄悄地回顾着以前的成长道路;秋天,是一个战场上归来的军事家,他在默默地思考着刚才的指挥过程;秋天,是一个赢得了大选的政治家,他在静静地考虑着未来的施政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