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充电 >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大企业、大项目用工需求情况及对策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大企业、大项目用工需求情况及对策

时间:2023-05-10 14:56:27

  【摘 要】报告通过对海陵区2014年上半年部分企业用工需求状况进行动态调查,对企业在招聘和后续的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遇到的用工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解决我区大企业、大项目用工需求提出了对策建议。

  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前提和基础。为准确掌握我区当前用工状况及需求,切实解决大企业、大项目用人需求问题,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处于2014年上半年开展了全区部分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动态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区企业用工总体环境较好,用工需求总量不大,但呈现出长期化、普遍化趋势。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企业人员流动率偏高,就业压力持续存在,出现招工、留人“两难”现象。

  一、基本情况

  (一)被调查企业行业及类型

  这次企业用工需求动态调查采用上门调查和定期回访相结合的方式,本着“客观、均衡”的原则,在各镇街、园区采集企业样本,最终收到有效调查问卷70份,其中区属重点型、成长型企业调查问卷42份。这70家单位基本都属于工业制造类企业,涉及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石油化工、新能源、服装纺织等行业。

  (二)被调查企业员工总量及构成情况

  以一季度末和二季度末作为两个时间节点,被调查企业共有员工分别为27817人和27146人。主要集中在18-30岁年龄段,分别有13018人和11535人,占了员工总数的46. 8%和42.5%,31-45岁年龄段分别有10347人和10619人,占了员工总数的37.2%和39.1%,45岁以上的老员工有4452人和4992人,占员工总数的16%和18.4%。

  (三)被调查企业工资待遇情况

  从薪酬待遇看,被调查企业中,一线工人平均工资待遇(含加班工资)主要集中在2500-3000元这个区间,共43家,占总数的61.4%;处于3000-3500元这个区间的企业有22家,占总数的31.4%;工资待遇在3500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占总数的7.2%。

  (四)被调查企业近期用工需求情况

  1、用工需求情况。截至一季度末,被调查的企业中,有用工需求的企业有22家,占总数的31.4%;用工基本平衡的企业有47家,占总数的67.2%;1家企业有用工过剩现象,用工需求人数为1326人。到了二季度末,被调查的企业中,有用工需求的企业有20家,占总数的28.6%;用工基本平衡的企业有50家,占总数的71.4%;依旧有1家企业存在用工过剩现象,用工需求人数为1029人。

  2、招聘需求分析。以二季度末的用工需求数据为例,①性别要求:要求招聘女性的岗位有285个,占需求总数的27.7%,要求招聘男性的岗位有220个,占需求总数的21.4%,无性别要求的岗位有524个,占需求总数的50.9%;②:年龄要求:45岁以下的994人,占96.6%,45岁以上的35人,占3.4%;③岗位要求:普工岗位852个,占82.8%,技工岗位155个,占15.1%,管理岗位22个,只占2.1%。

  二、主要特点

  (一)三成企业存在用工需求

  被调查企业中,无论是一季度和二季度,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始终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三成左右,用工需求量约为1500人以内。与市医药高新区的大企业、大项目用工需求动辄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的状况相比,我区企业用工需求存在着“面广量小”的特点,即有用工需求的企业较多,但每家企业的需求量相对较小,普遍为20-50人。

  (二)本地员工构成员工队伍的主体

  截至6月底,被调查的70家企业中,本地及海陵周边地区的员工总数为18117人,占员工总数的67.1%;来自泰州地区范围以外的有9029人,占员工总数的32.9%,两者的比例约为2:1,这表明,现阶段本地及海陵周边地区的员工构成了我区企业员工的主体。

  (三)企业员工队伍流动率总体偏高

  从上面的调查数据来看,18-30岁这一年龄段人员由于思想活跃,对未来期望值高,人员流动率是所有年龄段中最高的。这一群体所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往往也是春节后处于峰值,然后在3-4月份有所降低,到了5月份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一般来说,5%-10%的人员流动率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但在此次被调查的企业中,部分行业如电子电器、新能源企业的人员流动率甚至在30%以上,如此高的人员流动率,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也将影响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三、原因分析

  (一)从企业方面来看。在全国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下,企业普遍通过提高薪酬待遇来吸引或留住员工。通过以往带领企业前往外省劳务合作基地招工的情况看,部分沿海地区企业开出的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达到35004000元以上。而我区企业无论是普工还是技术工种,大部分工作岗位的工资没有明显增加。目前我区最低工资标准为1480元/月,普工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仅在25003000元左右,比沿海发达地区的同类企业低500-600元,即使与劳务输出地相比,工资待遇优势也所剩无几,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还不够强。考虑到生活成本上升、照顾家庭等因素,产生不了吸引力,农民工更愿意选择在当地就地就近就业。此外通过调查发现,我区绝大部分企业每月工作时间在25天以上,部分企业甚至长达28天,每天工作时间大都为1012小时,且多为三班倒或两班倒,一般人难以接受。再加上我区部分企业管理者或盲目追求生产规模扩大而忽视劳动用工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或故步自封地认为劳动力资源和机器设备、土地厂房一样可以随意支配,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劳动者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善待。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认识,舍不得投入,造成企业文化生活贫乏,凝聚力不强。

  (二)从劳动力自身来看。一是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目前,80后、90后等新生代劳动力已逐渐占据务工人员主体地位,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工资要求更高外,在工作环境、生活质量和个人发展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吃苦耐劳的品质却在下降,往往不愿意从事一线操作工工作。部分家长也存在同样的想法,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宁上三本高校、不读职技院校”的现象十分普遍,而目前普通高校的部分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还未能完全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不愿从事艰苦行业或到基层一线工作,企业一线操作工、熟练技工大量短缺。部分年龄偏大的务工人员,文化层次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但对工作条件和待遇要求较高。二是劳动技能相对较低。随着企业发展转型升级,引进许多高精尖操作设备,对操控的员工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相当一部分务工人员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只能从事较简单的工种,稍微复杂的工作就无法胜任。三是自由散漫不服约束。部分员工自由散漫,不服管理,稍遇批评便随时随地向企业提出辞职,“跳槽”现象比较普遍。

  (三)从政府服务来看。一是工业集聚区配套设施不够。从抽样调查的结果看,那些用工稳定、招工不困难的企业除了薪酬水平高于其他企业外,企业生活配套设施比较齐全。然而,我区工业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由于规模较小,成本较高,无法为员工提供相对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租住在企业周边的民房里,卫生、安全隐患比较突出,也不利于管理。加上周边相关服务产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缺乏员工文化娱乐、休闲放松的场所,导致员工工作之余,精神上感到苦闷,“招得来,留不住”的问题在两个园区尤为突出。二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够。泰州市建市距今仅有18年,与省内周边如扬州、无锡、苏州等城市相比,城市知名度还不够高,很多企业赴外省招聘,许多求职者都没有听说过泰州,这对吸引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来海陵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对策建议

  当前,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的不确定性给服务企业用工需求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虽然海陵区目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用工需求总量不大,但产业转型升级对扩大就业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需要我们提前应对,积极采取措施,以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实现扩大就业的终极目标。

  (一)进一步强化企业单位在招工用工中的主体作用。土地、资金、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首先,企业作为用工主体,应承担招工用工的主要责任。目前劳动力的卖方市场地位已逐步显现,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劳动力与资方的博弈地位发生了转换,但我区部分企业管理者用工理念仍停留在十几年前,已落后于形势发展。应当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配备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扩大招工用工资金投入,开拓人力资源合作思路。其次应改善企业用工环境,用丰富、温暖的企业文化留住员工的心。在前期调查走访中,劳动者在回答就业渠道问题时,选择“由亲戚朋友介绍进该单位”选项的占42%,这充分说明通过“以工引工”已成为我区企业招工的重要方式,而企业的用工环境和信誉度则成为企业招工的重要砝码。因此,企业要想在人力资源竞争中占得先机,就必须不断改善企业用工环境,提高企业信誉度。一是严格遵守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并根据生产效益情况,适时提高员工工资福利水平,满足劳动者不断提高的物质需求,用待遇留人;二是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劳动者业余文化生活,加强人文关怀,用感情留人;三是帮助员工制订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干的舞台,畅通员工个人成长通道,不断扩大和稳定员工队伍,用事业留人。

  (二)进一步强化政府部门在招工用工中的服务作用。服务企业、助力企业解决用工需求是当前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一是提供更加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将现行的《海陵区鼓励企业招工奖励办法》中招工奖励标准由200元/人适当提高;二是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开展专项活动为企业招聘人才,针对一些缺工企业用工时间紧、用工量大的情况,为其举办不定期专场招聘会。同时,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网站、人力资源服务大厅电子显示屏和微信公共平台等多途径发布用工信息,吸引劳动者前来应聘;三是在前几年与外省劳务合作基础上,继续加大与劳务输出地就业部门对接合作,拓展更多的劳务合作模式,为我区输入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以保持劳动力资源存量的稳定;四是继续开发本地劳动力资源,通过村企对接、以工引工等形式利用好本地剩余劳动力,盘活存量,建立人力资源储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用工高峰;五是完善企业周边配套设施,在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建设或者联合社会资本集资建设更多的农民工公寓、卫生服务场所和幼儿园以及公共文化休闲场所,解决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丰富劳动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六是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少数企业非法用工行为,净化我区招工用工环境。

  (三)进一步强化技能培训在招工用工中的促进作用。一是围绕海陵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突出办学特色,形成12个拳头专业,建立体现产业特色、区域特点、分工合理、布局科学、优势互补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快培养一大批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实现由数量就业向质量就业的转变。二是推进企业与职业培训机构的相互合作,实现办学、实习、见习和用工的无缝对接,充分利用职技院校的师资和人才优势,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实施“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委托培训”等多种方式,为企业培养贴近企业需求的紧缺技能人才。三是要切实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技能人才的价值和地位,克服世俗的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确立技能人才也是人才的观念。要以职业为中心,能力为根本,把培养劳动者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与上升通道的衔接,并与其他人才通道相互沟通,为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进一步强化中介机构在招工用工中的助力作用。现代企业技术升级对员工的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加上目前招聘渠道有限,每年除了人社部门举办的定期招聘会外,企业与求职者间缺少随时沟通和联系的渠道。针对这种情况,应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进入海陵区,推荐给企业,形成“了解需求、长年招工、随时应聘”的机制,以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劳动者的就业愿望。这种市场化的招工用工运作方式将在今后越发凸显重要性。目的就是转变过去的企业依赖政府的做法,让用工就业走向市场,并通过长期性的市场化运作,使企业有寻求合适员工的畅通渠道,劳动者有更多的选择和应聘机会。同时,政府职能部门也应通过加强市场监督管理,促进人力资源机构诚信规范经营,确保用工就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海陵区人社局 缪雪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