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攻略 > 浅谈歌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歌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3-05-10 14:56:27

  摘要:众多的音乐作品以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以系列重大事件,而把音乐作品运用于历史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促使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逐渐形成。为此,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适度引入相关音乐作品,以期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素质,增加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

  关键词:音乐歌曲 渲染情景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音乐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染力强,而历史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围,知识内容广泛,学科系统性强,推理论证严谨。在有些同学看来繁琐乏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对而言,音乐歌曲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刺激学习的兴奋点。教学中若能适当运用与学习内容有关连的曲目渲染情景气氛,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音乐歌曲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依据

  1、新课标要求:历史课堂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教学中恰当运用音乐歌曲创设情景,营造热烈的气氛,既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又扩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这正是新课标所要求。

  2、心理学研究表明,单用听觉,三小时左右能保持所获知识的60%,三天后则下降为15%;单用视觉,三小时左右能保持所获知识的70%,三天后则下降为40%;而听视觉并用,三小时左右能保持所获知识的90%,三天后则下降为75%。上述数据证实听视觉并用能使学生获得的信息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得以保存,而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引入与使用音乐歌曲,把人的视听功能与学科教学充分结合,这对课堂教学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3、音乐歌曲情感丰富,易于刺激人的感观,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中产生的。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青年学生是热情极丰富的群体,一旦其激情迸发,那么,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极大的学习热情,而把音乐歌曲适当引入历史教学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此。

  二、歌曲引入课堂教学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1、广泛搜集。储存歌曲歌曲的来源较多,有中小学音乐教材、音乐报刊、歌曲杂志、中央台的音乐频道节目、学生的手抄歌本,在搜集这些歌曲时,要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搜集来的歌曲,根据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按中学历史教材体系分类保存。可以分中外,同一国家再以从古到今分类。例如中古史部分有《神的传说》、《敢问路在何方》、《满江红》等;现代部分有《保卫黄河》、《铁道游击队》、《松花江上》等。

  2、、认真遴选歌曲。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上历史课前,历史老师要开动脑筋,认真挑选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歌曲。反映不同时期同一事件的历史歌曲较多,选择哪一首歌曲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如《游击队歌》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学生欣赏后能轻松地领悟“人民战争路线”的实质;《军民大生产》生动地唱出了大生产运动中解放区军民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中共中央提出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政策。

  (2)同历史教材有紧密联系的。在上历史课之前, 要明确这节课阐述哪些观点,讲解哪些历史现象,完成哪些历史任务。在此基础上选择与教材紧密联系的歌曲,而那些与教材中历史事件有关系,但关系不大的歌曲应果断舍弃。如在讲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可欣赏《过雪山草地》来感受红军官兵同甘共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境界。

  (3)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相当的歌曲。初中生的知识水平相对于成年人来说还比较低,理解问题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音乐欣赏时所选的歌曲要通俗易懂、简单形象,不易太深。这样才可能产生知理和生情的双重效应,起到“情深则理达”的教学效果,如岳飞的《满江红》,那悲壮深沉的音调,表现了岳飞怒发冲冠、还我河山的满腔悲愤,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

  3、选择适当的运用时机

  教学活动过程中,导入新课,引出新知识,总结全课,单元复习及历史知识竞赛等环节是最适宜结合集体历史内容运用音乐歌曲刺激学习兴奋点,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的时机。如在上《民族团结》一课时,播放音乐《爱我中华》由此导入,轻松自然,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精心组织欣赏。音乐欣赏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个人演唱、集体演唱、小组演唱、听音乐等。怎样组织欣赏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多变的进行,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如果方法不恰当,就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给初一新生上历史课时,播放一段《神的传说》,然后进行激情洋溢的解说,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原始社会,激发了学习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思维的想象产生了飞跃。又如在上《抗日战争的胜利》这课时,先讲述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再放歌曲《游击队歌》,边放边让学生跟着唱,教师也和学生一起唱。整个课堂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达到师生相融的境界。

  5、巧妙设计问题。音乐欣赏归根到底是为历史教学服务的,不能流于形式。因此在音乐欣赏之前,必须结合教学目标和歌曲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步骤。提问得当可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起到画龙又点睛的作用。如果只欣赏不思考,效果就不太理想了。,让学生分别欣赏《春天的故事》第一段和第二段,然后问学生“老人”指谁?“圈”指什么?“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写下诗篇”是指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结合课文并进行分组讨论得知:“老人”指爷爷,“圈”指经济特区,“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写下诗篇”指1992年邓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这样就真正体现了歌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6、需要注意的问题。当然,每次音乐欣赏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是每节课都要音乐欣赏。我们要根据教学实际,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我们的每一节中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并有所收获。

  三、在历史教学中适度引入音乐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听歌曲、听音乐,就是一种享受。用声音、影像来传递信息,边欣赏边议论,比单纯的文字材料更生动、具体,更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

  2、扩大信息来源,提高学习效率

  试听并用所获得的知识量会更大,因而,在历史教学中适当的引入音乐歌曲,有利于实现知识迁移,扩大知识面。如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通过诗歌朗诵、演唱、舞蹈等等,展现了近代中国人民救国图存,振兴中华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历史,而特色严明的服装、背景、设计,则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不同时期的特色,可以说,管壳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后,学生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反抗历史的了解更深刻了,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也丰富了。近几年来,我坚持适度适时的不音乐歌曲应用于历史教学,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浓,知识的摄入、记忆与储存的效果好,知识面较广,历史成绩明显好。

  1、有利于情感教育,美育渗透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音乐抒发了历史上无数风流人物的情怀:既有“大地在我脚下”的豪情壮志;也有“将碧血化厉鬼,长与英雄共魂魄,”“坐牢算什么!我们是革命者!”追求真理不畏强权的崇高人格;更有“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捍卫做过民族魂等等。音乐具有强大的穿透力,震撼力,用它来讴歌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祖国与我们的伟大时代,定然使人振奋,使人的思想得到升华。

众多的音乐作品以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以系列重大事件,而把音乐作品运用于历史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促使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逐渐形成。为此,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适度引入相关音乐作品,以期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素质,增加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