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2年四季度统计资料显示,结合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人力资源供求状况, 现依次分析如下:
一、供求总体情况
表1数字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人数为12039人,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11%,市场的求职人数为14611人,与上季度相比,求人倍率为0.82,比上期增长0.26,求职人员比上个季度有所减少,但用工需求比上个季度有所增加,按近年求人倍数的走势,人力资源市场有供不应求的趋势。
?
? 二、行业人力资源需求情况
1.产业化分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
2012年第四季度,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人数为12039人,其中:第一产业需求人数为32人,所占比重为0.27%,与上季度相比增长了0.02个百分点,需求人数有所增加;第二产业需求人数为2443人,所占比重为20.29%,与上季度相比降低了12.1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需求人数为9564人,所占比重为79.44%,与上季度相比增长了19.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1.0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从产业结构需求角度看,第二、三产业仍是人力资源需求的主体,占总需求量的99.73%,并在一定时期内将是劳动者就业的主要途径。通过第一、二、三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比重可以看出,第二、三产业在吸纳就业中占主导,特别是第三产业尤为明显。(见表二)
? 2.行业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
??据表3的数据所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产业需求排列顺序是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其所占比重分别为32.89%、15.48%、10.51%,以上行业占总需求的58.88%。由此可见,上述行业是就业人数比较集中且较多的行业。尤其是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制造业,将对扩大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打造文明城市建设的需求,这个季度明显增加的就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比上个季度需求比重增加了8.1个百分点。较上季,制造业大幅下滑,由上个季度的第三位下滑到本季度的第六位。此外,在20个行业当中,零用工的行业共计5个,分别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总体而言,本季度零用工行业就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对求职者而言,寻求岗位选择方向具有多样化。
? 3.按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需求状况
?按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需求看,本季市场用工98.99%为企业用工,个体经营在需求中占主导地位,个体经营占54%,与上季度相比降低了6.17个百分点,内资企业所占比重与上季度相比增长了6.3个百分点。其它类型用人单位所占份额与上季度相比增长了0.69个百分点。说明本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的用人主体由内资企业转为个体经营,因此,我们要将个体经营作为就业服务的重点,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并促进就业服务。由于四季度是用功淡季,与上季度相比,集体企业和联营企业在上季度突破零以后又在本季度回到了零增长。(见表4)
三、职业分组的供求状况分析
1.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用人单位需求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占47.44%)、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占14.27%)、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占11.83%),其他人员(占10.10%),与上季度同期相比,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降低了2.23和7.14个百分点;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需求由上个季度的第三位上升到本季度的第二位,需求比重增长了40.27和6.24个百分点,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需求比重分别降低了3.14和14.54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由上个季度的第二位下滑到第五位,比重比上季度降低了6.6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7.03个百分点,其他人员由上季度的最后一位上升到本季度的第四位,这说明了人们求职中职位的多样化。从求职情况看,求职人员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这两个职业,其所占比重分别为31.08%和13.88%,合计约占全部求职人数的44.96%,求职者中对职位无要求的占到33.35%,而专业技术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还有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这些职业都是供不应求的,求职者可以倾向于这些职业。(见表5)
2.表6显示,本期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中,最多的前三个职业分别是餐厅服务员(缺口1401人)、推销员(缺口1312人)、保健按摩师 (缺口673人),求人倍率分别是1.67、2.7、1.44。求人倍率最高的分别是焊工、车工、推销员,分别为3.69、2.71、2.70。这些职位应聘者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职业需求人员的数量需求。缺工的主要原因一是工资报酬低不愿干,而且焊工和车工都属于技术工人,要求有相对的技术能力,这对于普通的求职者有一定门槛,但也说明我市人力资源市场还未饱和状态,仍然能为求职者提供充分的就业空间。
3.表7显示,这个季度在十个供大于求的职业中,排在前三的是计算机操作员、保安员、行政业务办公人员,求人倍率分别为0.66、0.56、0.53。这十个职业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饱和,岗位职工的稳定性相对较高,求职者应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趋势来适时的调整自己就业培训方向,适应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四、按求职人员分析
?从求职人员类别构成看,在所有求职人员中新增失业青年所占比重为44.05%(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所占比重为33.55%),就业转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14.07%,其他失业人员占5.44%,三项合计所占比重为63.56%。外来务工人员(本市农村和外埠人员)所占比重为24.42%。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比较,应届高校毕业生占新增劳动力的比重与上季度比增长了2.5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比较下降了3.36个百分点,应届高校毕业生自身期望过高,不愿从基层工作干起,而且我市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状况也相应的给应届高校毕业生找到对口工作造成了困难,每年四季度的高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多,但专业对口的较少。本季度外来务工人员较上个季度有明显增多,比上个季度增长了15.8个百分点。(见表8)
五、招聘、应聘条件状况分析
1.按性别分组
根据表9所显示,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需求看,64%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的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比重为37.42%,对女性的需求比重为26.58%,与上个季度基本相同,没有明显变化。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的求职人数多于女性,所占比重分别为62%和38%。从供求状况看,男性的求人倍率为0.79,女性的求人倍率为0.87,说明女性比男性好就业。
2.按年龄分组
表10按年龄分组,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要求看,65.81%的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16-24岁需求比重为21.11%,求职比重为29.36%,求人倍率比上期需求降低了0.14个百分点; 25-34岁这个年龄段,需求比重上升了个1.96个百分点达到35.08%,而求职比重上升了13.31个百分点达到53.93%,求人倍率为0.82。年龄在16-34岁劳动力需求人数较多,由此可见,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的劳动力在市场上就业相对而言比较困难,而青年人要是有工作经验就比较受欢迎,这也反映了青年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3.按文化结构分组
表11按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要求来看,65.13%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为27.93%(其中对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占34.95%);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为7.96%;大专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为17%,大学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为12.24%。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初高中和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是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82.42%,其中高中(包括职高、技校、中专的求职人数)文化程度的所占比重为68.43%,初中及以下的所占比重为27%,大专文化的所占比重为18.68%。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自身又有些清高,而且用人单位主要需求的还是技术工人,所以对高中需求较大,和去年同期相比,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对大学文化程度需求降低了2.45个百分点。
4.按技术等级分组
表12所显示,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2%,需求比重集中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初级技能占20.61%,中级技能占14.65%,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占6.11%;而求职者中,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占45.39%,表中所列8个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都超过1,最高的2.50,最低的也是1.05,说明目前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技术人员大于同类求职者,求职者的文化程度低、加大了就业难度。
总体来说,通过对本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我市就业形势基本上保持了稳定。面对技能人才短缺、就业结构性矛盾、劳动技能偏低的问题,应当采取更加积极地就业政策,加大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力度,更加有效地促进就业,为即将到来的2013年提前进行谋划和安排,保障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为用人单位和广大求职者搭好沟通的平台,实现人力资源供求双方成功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