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头条 > 三伏天坐月子能开空调吗(详解)

三伏天坐月子能开空调吗(详解)

时间:2023-05-10 14:56:27

  三伏天坐月子能开空调吗?很多新妈妈都有这样的疑问,到底能不能吹空调呢?下面随YJBYS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医护人员的不厌其烦的解释,对产妇,尤其是剖宫产术后的产妇恢复尤为重要。

  传统的坐月子,是门窗紧闭,还要用帽子、袜子、长衣长裤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不能吹风,更不能吹空调。病房里,常常会听到照顾产妇的老年人说:吹了风,会患上月子病,等产妇年老后,会头疼。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孕妇孕晚期,全身血容量增加约30%,产后短时间内,孕期增加的血容量主要通过尿液及增加的汗液排出体外,因此,产妇产后10天内,汗液特别多,往往吃顿饭、喂一下奶,都会大汗淋漓,这就是平常说的产褥汗。术后刚返回病房的产妇及宝宝带给一家人莫大的惊喜,家属也给予产妇及宝宝无微不至的关怀。其中,首先想到的是不能让产妇及宝宝受凉,用帽子、袜子、长衣长裤把产妇包裹得严严实实,腹部还帮上腹带,外加用被单盖得密不透风。在35度左右的高温下,产妇很快就全身大汗,细菌随着汗水进入腹部切口后,次日就出现切口红肿,如果不及时降低室内温度、松开腹带,解决切口泡在汗水中的状况,随后即会出现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因此,热天坐月子需要开空调,房间通风透气,室温降至26度左右为宜。

  室温过高,除了影响产妇切口愈合外,还会出现产褥中暑。当外界气温超过35℃时,机体靠汗液蒸发散热。而汗液蒸发需要空气流通才能实现。但旧风俗习惯怕产妇“受风”而要求关门闭窗,产妇深居室内,包头盖被,穿长袖衣、长裤,紧扎袖口、裤脚,使居室和身体小环境处在高温、高湿状态,严重影响产妇出汗散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而出现高热、意识丧失和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当人体处于超过散热机制能力的极度热负荷时,因体内热积蓄过度而引起高热,发生中暑,危及产妇生命。

  如果室内温度过高,不仅新妈妈会感到不适甚至中暑,新生儿也会因为室温过高而长红斑。这是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皮肤下血管丰富、角质层发育不完善,出生后受到空气、衣物、高室温等外界的刺激,就会出现新生儿红斑,皮肤感染,颈部、大腿根部等皮肤破溃。所以说像三伏天这样的天气,如果说不通过吹空调来进行温度调节,一定是受不了的,那么就是可以使用空调和风扇降温,但风口不要对着产妇和宝宝直吹,房间的温度控制在26℃左右为宜。

  为了使产妇和新生儿在炎热的三伏天有个舒适的坐月子环境,要改变传统的坐月子观念。炎热是夏天坐月子遇到的最让人头痛的问题,对新妈咪来说最理想的就是要“舒适”。

  三伏天坐月子要注意什么

  专家提醒,在夏天里坐月子的产妇,要注意居室卫生和个人卫生以及健康饮食,摈弃一些传统观念。夏天天气炎热,人容易出汗,产妇尤其要注意产后的卫生。首先在环境方面,要保证产妇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静、明亮、清洁的环境里,房间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2至24℃,湿度保持在55%左右。房间一定要注意通风,夏天天气比较热,最好选择在上下午或早晚各通风20、30分钟,但要注意的是通风时产妇和宝宝最好换个房间。

  三伏天坐月子需要注意什么?

  预防中暑:三伏天坐月子,温度是最大的考验。夏季高温,新妈妈们虽然无需头裹毛巾,重重包装,但也需穿宽松凉爽的长衣长裤,穿袜子,防寒气。这本身已经比正常人穿的稍微多了点,此时,应注意家中通风,避免新妈妈处于高温、闷热的环境中,预防中暑。

  讲究卫生:三伏天的气温会逼得人汗水不断,同时也利于各种细菌的滋生。新妈妈在伏天坐月子,身体情况允许后,应开始洗澡,用淋浴不用盆浴,保持自身汗腺通畅,清洁皮肤,讲究卫生,预防乳腺炎和子宫内膜炎。

  抵制寒气:三伏天坐月子,开窗通风是必要的,但是产后妈妈应避免吹穿堂风。如果家里开空调,温度也应在26℃左右,且风口不应对吹新妈妈和婴儿。新妈妈洗澡时,不能用冷水,水温应适度,洗澡后,要及时擦干身体和头发。总之,不能让新妈妈吸了湿寒等邪气。

  健康饮食:三伏天坐月子,新妈妈们应根据自身情况,多吃点清淡利口、生津解暑的食物,比如西红柿、黄瓜等,多喝开水,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有利于妈妈的身体健康,对心理来说也是一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