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头条 > 面对“课改”和读胡东芳先生的“东西方教育杂谈”引发几点思考

面对“课改”和读胡东芳先生的“东西方教育杂谈”引发几点思考

时间:2023-05-10 14:56:27

  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和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改的教学过程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基于对课改的粗浅认识,结合本人阅读的胡东芳先生的《东西方教育杂谈》的文章,对课改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创模是什么

  一、教师的应以何种眼光看待学生?

  在谈教师以何种眼光看待学生之前,我们先来看《南方周末》1999年10月8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综合测评》的文章。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一种判断选择,但由这篇文章不得不让我们教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该以何种眼光看待学生?是不是能给我们教师一些启示。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内容:

  假设我们要从以下三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位来造福全世界,你会选择哪一位呢?先来作一些对比:

  候先人A:

  笃信巫医和占卜家

  有两个情妇

  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好马提尼酒。

  候选人B:

  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

  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床

  读大学时曾经吸食鸦片

  每晚都要喝

  一夸脱(大约一公升)的白兰地

  候先人C:

  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

  保持着素食习惯

  从不吸烟,只偶尔来点啤酒

  年轻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

  是不是觉得这些信息已经足够帮助你决定最佳人选了呢?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个容易的抉择,现在让我来揭晓答案,看看你选择了谁……

,候先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候选人C叫做阿道夫。

  或许,上面的例子太过极端,现实生活中不是很常见,但是,在我们学校中,类似于上面的判断选择却是司空见惯的。但作为我们教师是否所作的每一次判断都是对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好的?是否我们常常对所作的判断选择进行反思?

  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该以何种眼光看待学生?

  首先的问题是:教师该有什么样的学生现问题。所谓的学生观,人们通常把它定义为“对今天学生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认识,它决定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不难看出,这是从教育者出发来定义的,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恐怕更多的时候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根据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甚至是按照传统的观念来评价学生,采取静态的做法去评判学生的。面对课改,我们需要怎样一种学生观呢?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学生观,以平视的眼光看学生,即从学生出发看学生;以动态的眼光看学生,即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简而言之,就是要注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地位,给他们以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此,教师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品质等均不成熟,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认识、想法、观念来看待学生,不能用自己的情感来代替学生的情感,必须研究学生现有的认识、思想、情感。但我们很多人仍然持有“从小看大”等诸如此类的观念,很多时候把学生一棍子打死,看不到学生的可变性、可发展性,这是非常有害的。例如:我们在选班干部时,总是想选学习好,乖的、听话的学生来管理班级,而对于学习中等,甚至差的,一般不考虑,这就明显的是教师以自己的看法认识代替了学生的认识和情感。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某个学生学习差,就看不到除学习非以外的优点,就是一棍子打死学生,看到学生的发展从何谈起?而如果把选举的权力大胆的交给学生们,也许选出的结果一样与今天的开头一样令人吃惊。但这是学生的想法与情感的表现,教师应尊重。当然,也有许多教师这方面的做法很不错,但面不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工作中要摒弃那种静止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和“一俊遮百丑”的片面思维,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要看到学生的“远处”,看到学生的“未来”。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多种发展可能性,这种发展的潜能是相对于学生已经表现出来的和达到的现实发展水平而言的。我们教师都应对学生的可能变化和发展到更高水平持有信心。

  2、明确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有差异的人。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不能幻想以一个什么截然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因为学生不仅是有差异的人,而且他们的差异表现在多个方面,既有认知能力的差异,又有认知方式的差异;既有多种智力差异,又有心理品质的差异。只有承认学生的差异,善于发现差异,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3、明确学生的成长是不定型的。教师过早地用单纯的“好”与“不好”来划分学生的等级是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对他们的成长也是没有好处的。如此这般发展下去,那我们的教育机制对于那些“特长生”和“后进生”选拔和激励的作用是无法体现的。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善意地评估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持积极的促进态度,对于哪怕是一时所谓的差生,更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之所以为学生,主要在于他们的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

  这里涉及到我们该有什么样的评价观问题。如何评价一个学生,标准很多。可以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是礼貌的学生;也可以是无拘无束,快乐成长的学生……… 评价标准不一而足。即使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如果仔细观察,他还是有很多毛病和平常看不见的缺点。所以我们不能以单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学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的、多变的个体,因此要完整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好”与“不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有的时候,在教师眼中的“好”,未必就是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好”,而成人眼中的“不好”,也未必是孩子成长过

  程中的“不好”。

  所以,教师应永远保持一种一平静的心态,保持平常人的视野,而不是以一时、一事就作出终审判断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师应该有什么意识?

  胡东芳先生在加拿大留学期间,偶然的机会来到一家医院,竟在写着不同文字的指示牌上发现了醒目的“急症室”三个汉字,初见有点诧异,自问什么没有写成我们在国内司空见惯的“急诊室”?“急诊室”与“急症室”虽只一字之差,而且读音相似,但其内涵却大相径庭。“急症室”者,医生和病之间是服务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二者之中,病人是“主体”,是“主人翁”,医生只不过是掌握一定医疗技能对病人的病进行治疗的服务者而已。不难想象,一旦做医生的能够把自己摆在服务态度肯定能令病人及其家属满意;反之,“急诊室”者,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给人的直觉却是病人有求于医生,医生赐恩于病人。这样一来,如果做医生的把病人当成有求于自己的人,就很难摆正自己的位置,更难进入为病人服务的服务角色了。

  把以上的内容牵引到教育上来。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应得到教师精心的教学和平等的对待,这既是教师责职,也是学生的权利,其中也没有,更不应有“求”的意思存在。目前,我国各得各业中,学校教育恐怕是最大的、最后的一个卖方市场,但随着中国的改革,对外开放,进入世贸,这一系列的事实,这个卖方市场是否长久呢?我在“市骨干教师培训”中听我们的班主任就讲到美国的教师如何一课的例子,学生不规定班级,可以选择教师上课。而如果教师学养不丰富,不幽默风趣,没有服务责任,竞争意识,学生会到你那上课吗?你还有市场吗?

  因此,我们做教师要时刻得持强烈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始终把我们的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勇于承担起自已的义务,对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能充分投入满腔激情。则,作为教师才有真正的、自己的市场。

  三、我们应该让学生拥有什么?

  在应试教育时代,灌输教育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灌输教育有三基本特征:一是严重的“教师中心主义”,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对立没有对话。在灌输式教学中,教师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学生的一切行为必须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学生毫无主体性可言,教学成了一个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单向行为。二是教育中严重的“表演意识”,教师的讲课就好像表演一样,而讲稿则是表演赖以进行的台词,学生和教师的一切思路和动作必须绝对与之相符。在这样的表演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平等,轻松自由的对话机会被完全剥夺了,独立思考和创新活动的余地没有了,人人被迫去扮演不适合自己本性的角色,教学成为一种被动而痛苦的事情。三是它大力培养“尖子生”,把其余的学生当作“处理品”,而判别“尖子”的主要标准是对知识的掌握。在这一目标之下,人们普遍认为教师的天职就是将大量放这四海而皆准的知识尽快地教给学生,而尽快传授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给知识树立无上权威,并以强迫的方式,让学生无条件地记忆、模仿、服从和坚信。即使是作为“尖子生”的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也只能用记忆和思考功能,很少用感知功能。而教师所教的知识多数来自教授专家编写的课本,课本中的知识又主要是科学研究的现成成果,教学基本上与研究,创造和发明等无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知识”的人不等于是有素质的人,更不等于有文化的人。

  在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上,中国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呢?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什么“、“为什么”是两充满魔力的词,它们是孩子打开知识宝库之间的钥匙大约在一岁半时,儿童就开始了他们以“什么” 为特征的第一个好间期“这是什么?”、天空、泥土、飞鸟直到家里的一切日常用品,都会成为追问的对象。当他们对所见所闻略微熟悉时,他们又开始刨根问底地追究为什么的问题。可以看出,孩子所拥有的潜力是巨大的,要比目前的教育体制所能启发他们的多得多。当孩子们成为学校的学生时,他们的问号变成了句号。很明显,我们的教育缺乏学生动脑的“时空”,缺乏开发学生思维的“家庭作业”,是一大原因。还有就是教师注重对具体解题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换句话说,重视“答”的训练而忽略“问”的培养与指导,也是一个原因。

  俗话说得好,“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起源于问,学总是和问紧紧相连的,我们让学生学会做学问,就是首先学会问。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需要或者说主要靠后天培养。由此看来,教师需要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育、教学,即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我们还需要帮助学生将他们具有创意的反应与所受训练及知识结合起来,从而在他们接管成人的世界时,能够保持神奇的视野。为此,教育者必须悉心保护学生固有的创新求异的本能和欲望。不能教条地,机械地用同一个标准,同一模式去衡量他们,规范和框定他们的创造活动。给他们创造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这样才能使其充满“?”。

  关于“问”字,对于教育者很容易与课堂联系起来。那么,国外的课堂怎样呢?学生坐相五花八门,各种坐姿都有,有的学甚至是坐在地上而不是椅子上。老师在前面讲课的时候,学生们在底下七嘴八舌地发言……学生从来不会受到老师的压力,他们敢于提问,有敢于质疑的勇气,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积极性以及与老师争辩的口才,都会使人有一种后生可畏的感觉。与国内课堂相比,国外老师与学生完全是一种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充实,高水平的老师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国外的课堂上,提问特别多,这里所谓的提问多,不是教师提问学生多,而是学生问教师的问题多。课堂上经常有学生打断教师的讲授,有的干脆直接插嘴。“没有规距,不成方圆”,这本是一句极富哲理的话语,它对学生的良好发展是必要的,但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目的,只显了让学生 “规”中“距”,过分强调“规”和“距”的话,人潜在的创造才能,就很可能被无情扼杀。不管怎么说,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人的潜能的不断发挥,人的思想情感的充分释放。

  说到这里,到底我们要让学生拥有什么呢?很简单,就是“问题”二字,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从课堂这个主阵地出发,真正认识到改造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改造课堂,是每一个学生权利和要求;改造课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教师在课堂中应如何做?

  1、教师要有尝试的意识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西红柿的人之后,今天的人们才能够品尝到鲜美的螃蟹肉和酸酸甜甜的番茄汁。这些美好的享受来自于前人大胆的尝试。胡东芳先生说“试”在英文中为“TRY”,“TRY”不仅仅是“试”,还有“努力”的意思,它不仅仅需要“试”的勇气,更需要不懈努力的意志。一个人有了尝试的意识,再加上持续不懈的努力,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还看什么事情做不好?什么都愿“TRY”,这正一个人想象力的源泉,什么都敢“TRY”,这正是一个人有生气的表现。举例:胡东芳先生求职一事)。从胡东芳先生的求职中,他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中国人往往有害怕失败的心理,所以不大愿意去尝试什么,以为只要不去尝试,就不会有失败,而西方人恰恰相反,他们有强烈的成功渴望,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愿意去尝试,认为不去尝试,就永远不会成功。中国人有了八成把握,还在犹豫,而加拿大、美国人有了二三成把握他就敢“TRY”。殊不知,尝试了,有可能带来失败的痛苦,但不去尝试,怎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把“TRY”联系到现今我们教师面对的课改一事,是不是我们也应该去大胆尝试呢?其实,我本人也有顾忌,我能适应吗?但有一个事实是从古到今被人们认可的: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事物,总是被人们接纳。否则人类的进步用什么来解释?而课改的目标中提到: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因此我们教师要大胆“尝试”,明确重要的不在于立竿见影,而是要有一种勇气,一种意志去“尝试”,去创新,新东西就会层出不穷地“试”出来。

  2、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胡东芳先生在加拿大所见的课堂教学,教师从不制止,更不会批评任何一个学生的,在我们看来是可笑甚至荒谬的答案,总是想方设法发掘他们的无穷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学生也总是乐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我常常惊诧于他们的异想天开。而我国的教育则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力求理性的冷静思考,以致学生在“标准答案”面前如薄冰、举步维艰、生怕不小心便被老师打个“×”。学习变得呆板、枯燥,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渴望,甚至一点儿灵活的理解都没有,只能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以求万无一失。久而久之,一个个学生经过严格的学校教育后,变得呆头呆脑,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完全成了一台学习的机器,哪里还有半点想象力,创造力可言!(举例:1、“雪化了以后是什么?”2、“进”的反义词是什么,3、请你用给出的字及词组,组成一个通顺的句子,这些字及词组有:“萝卜、小白兔、青菜、爱吃、和”。)以上的例子类似的很多,这种做法已经是流传极广的“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学生们正处接受能力最强,学习语言最快的年龄,却长年累月地被这样机械地“栽培”着,后果只能是磨蚀他们的创造力,患上集体“失语症”,即是一种不会用流畅而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会写信,不会写文章,严重缺乏想象力,头脑中只剩下几篇虚张声势又绝对标准的、规范的“范文”或标准答案。长此以往,学生便不会用自己的头脑思想,更不可能应付各种挑战和人生选择。

  作为教育工作者似乎有必要思考:难道一个问题只能有一个标准答案?为何不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又何妨仁者见智,智者见仁呢?[举例:1、关于圆柱体积的计算(把水想象成冰块、果冻),2、“有一只蚂蚁用一分种过大桥”的考试]。学生的思维之所以格外富有创造性与不同寻常,不就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最少清规戒律吗?他们的答案之所以那丰富多彩,不就因为他们的想象天马行空似的能展翅高飞吗?

  我想,教师在课堂中要如何做呢?无非是给学生足够的“时空”,足够的“宽容”。当我们真正放飞学生想象力之时,正是我们对“标准化”的彻底改革成功。

  3、在课堂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举例:《动物学校》的故事)读完这个故事的问题是:究竞是谁扼杀了鸭子的游泳天赋?为什么兔子的精神会崩溃?为什么第一个到达树顶的鹰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为什么普普通的泥鳅的成绩是班级里最高的?之所以动物学校和管理者为什么要拒绝鼠类动物的要求……,可以这么说,动物学校实际上也是我们现实中人类学校的一缩影,试想一想我们的教育中有没有“鸭子;兔子、松鼠、鹰以及泥鳅”?看来因材施教实在太重要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如何办好教育如何中课堂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1、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只有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一切学习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要用“四心”突出全员参与的四个性:①参与的主动性。课堂中,教师要用爱心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让学生感到宽松、愉快、自由,愿意参与学习活动;②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用童心去构想教学进程,满足儿童好奇心,让学生始终情趣盎然,乐于参与学习活动;③参与的独立性。教师要用信心,不断去激励、唤醒学生参与学习的潜能和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让学生个个勇于参与学习活动;④参与的有效性。教师要用诚心,全方位为学习服务,通过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层面的参与机会和多功能的活动资源。

  2、注重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以促进人的发展根本宗旨的教学目标包含两个层次:①学科教学的基础目标;②学生主体性发展目标。“主体型”教学模式,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淡化内容的讲解、分析和灌输,注重过程的实践探索,使学生自己成为操作学习过程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实践过程中,个体意志、品质、兴趣、习惯等人格的培养,得到有益的发展。这是一种注重过程的发展性教学,而非单纯追求圆满的结果性教学。

  3、强调发展。

  “主体型”教学突出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注重授人以、鱼网和“点金术”。要抓住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学问”、“学思”,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搜集、处理、运用信息能力,获取和发展新知识能力、自我调控、评价、表达等能力,让每个学生都通过自身努力,学有所得,不断发展。

  4、崇尚合作。

  首先要以师生合作为基础,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形成乐学氛围;其次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形式,以小组教学为重点,将“教师的学习指导 学生的个体自主学习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协作,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个体之间既要有融洽又要有激烈竞争,建立合作与竞争的多边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5、突出创新。

  “主体型”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发展个性,突出创新,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首先要激励学生做到:勤于独立思考,取于质疑问难,善于反争辩,勇于标新立异;其次要强调求异思维,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视角,遵循不同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探求多种求解问题的方式方法。

  最后,我们都应该记住:有很多我们需要的东西可以等待的,但我们的学生不能等,他们的身体在发育成长,他们的心智要发展,对于学生,我们不能说明天,他们的名字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