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社交 > 2015级高二下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2015级高二下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时间:2023-05-18 23:00:13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2015级高二下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读图回答1-3题。

  1. 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

  A. 陕、桂、湘 B. 滇、黔、湘 C. 滇、黔、蜀 D. 陕、蜀、桂

  2. 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 )

  A. 滑坡 B. 沙尘暴 C. 土壤盐碱化 D. 森林火险

  3. )

  A.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B. 当地的特色农业是河谷农业

  C.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D.地表水资源丰富

  2014年3月以来,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四川等9个省份正式启动“单独两孩”新政。 “单独两孩”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据此回答4-5题。

  4.启动此项政策,主要原因是我国( )

  A.老龄化加剧 B.死亡率过高

  C.环境承载力降低 D.出现

  5.到2035年,此项政策将使我国( )

  A.入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C.男多女少的情况加剧 D.劳动力减幅放缓

  下图为我国沿87.5°E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地形区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B.B是昆仑山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C所在地形区的

  特点

  D.A山脉南坡垂直地域分异显著

  1

  7.关于F地形的地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B.是新疆和西藏的省界线

  C.是农耕区和农牧区的分界线 D.是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读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8-9题。

  8.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高低及影响因素的正确叙

  述是( )

  A.甲深居内陆乙距海较近,一月均温甲低于乙

  B.甲地海拔低于乙地,一月均温甲高乙低

  C.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一月均温大致相等

  D.甲比乙受冬季风影响小,一月均温高于乙

  9.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地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甘蔗等

  B.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

  C.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山脉

  D.丁地有我国重要的常规能源基地

  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

  A.冬季风势力强盛 B.雨带停滞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受地形阻挡

  11.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图例甲、乙代表的粮食作物应是( )

  ①甲小麦 ②乙玉米

  ③甲高粱 ④乙水稻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3.立足本地资源,图示地区应建立的工业部门为( )

  ①化学工业 ②纺织工业

  ③石油工业 ④钢铁工业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

  下图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回答14-16题。

  14.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崎岖 B.降水不足 C.光照较少 D.积温过高

  15.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工程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A.南水北调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北煤南运

  16.有关丙、丁所在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②丙所在地形区城市多分布于河谷地区

  ③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④丁线以北农作物一年一熟,以南两年三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下读中国局部地区图,回答17-19题。

  ▲ ▲

  ▲ ▲a

  ▲ ▲

  ▲ ▲

  200mm 400mm

  17.下列关于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山脉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大致分界线,相当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甲所在的河段,解放以后曾经出现过断流现象

  C.丁地铁路线是兰新线上的一段

  D.乙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较丰富

  18.丁地荒漠化问题严重,铁路有容易受风沙覆盖的危险。丁地采取的措施可信的是 ( ①种植温带落叶阔叶林,防风固沙

  ②用芦苇、稻草扎成方格状挡风墙,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③用芦苇、稻草扎成方格状沙障,截留水分,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进行固沙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19.图中a处的降水量可能是( )

  A.100mm B.450mm C.850mm D.

  50mm

  3 ) )

  图示意我国“T”字型点轴开发模式,“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读下图,完成20-21题。

  20.关于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轴”相交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是华北平原上的铁路枢纽 B.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C.位于大河干、支流交汇处 D.有色冶金工业发达的传统工业中心 21.沿“西北轴”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

  A.自然带符合纬度地带性规律 B.降水量向内陆逐渐增大

  C.气温日较差向内陆逐渐增大 D.地跨黄河、长江、塔里木河流域

  下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辐射能、天然气、水资源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回答22-23题。

  22A.甲 B.乙 C.丙 D.丁

  23.与四川相比,新疆资源乙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 B.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C.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 D.地壳运动频繁

  2008年9月26日横跨甘、川、渝三省市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兰渝铁路在兰州市开工建设,全长820千米,设计为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据此完成24~25题。

  24.兰渝铁路主要以桥隧形式穿越,其主要目的是( ) ①符合尽可能少占耕地的原则

  ②符合尽可能减少对自然保护区影响的原则

  ③符合尽可能减少破坏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④符合尽可能减少投资、加快建设的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关于兰渝铁路建设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破除“瓶颈”制约,优化铁路网布局,形成西北-西南“黄金通道”

  B.有利于西北、西南地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C.有利于沿线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D.有利于北煤南运,南磷北运,实现区域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4

  二、综合题(50分)

  26.打开中国地图,环渤海经济圈清晰地勾勒出一只仰天欲飞的龙头形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方向,环渤海经济圈正加快由原材料型重化工业向重加工业方向转变,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转变,由以工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6分)

  C

  B

  (1)关于①②两大工业基地,工业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2分)

  A.①地以重工业为主,结构比较单一

  B.②地发展工业的限制性条件是水资源不足

  C.①地钢铁、煤炭、机械等工业发达,海盐化工著名

  D.②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该区域的自然带是 ,铁路线B是 ,河流C是 ,在图示区域河段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为 。(4分)

  (3)图中A附近的河流3~5月份流量较少,试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4)一些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4分)

  5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1: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商品粮、棉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2:左侧是攀钢区位示意图,右侧是宝钢区位示意图。

  材料3:进入2008年的年末,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尽管原材料价格逐渐下降,但诸多钢铁企业相继出现减产、限产、甚至停产,处于微利或亏损经营中。

  (1)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甲是 ,乙是 。(2分)

  (2) 比较甲、丙两个商品粮、棉基地区位条件,完成下表。(4分)

  (3)简述丁商品粮基地地位不断丧失的原因。(4分)

  (4)根据材料2分析,与宝山钢铁企业相比,攀枝花钢铁企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2分)

  (5)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两企业应如何加强分工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6分)

  6

  28.读我国两大著名岛屿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A

  甲 乙

  (1)甲岛屿水系形态为 ;乙岛被称为“东方甜岛”,是因为其盛产 (农作物);两岛屿最突出的气象灾害是 。(3分)

  (2)乙岛屿A地年降水量可达8000mm以上,因而被称为“中国雨极”,简述其成因。(2分)

  (3)据图分析乙岛铁路线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6分)

  (4)两岛都分布有我国著名的盐场,均位于岛屿的 (东或西)部。分析其晒盐的共同有利条件。(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