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充电 > 《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900字

《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900字

时间:2023-05-10 14:56:27

  《一个独生女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青岛。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独生女在父亲亡故的悲痛中,顶住压力,悉心照料病重妈妈的感人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一:

  今天,我看了一部催人泪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做《一个独生女的故事》,我看着那感人的一幕幕,不仅流下了心酸的泪水。

  故事的主人公是张鸣鸣,她的爸爸刚刚去世,妈妈又重病缠身,一下子,家里的负担全部落在了这个不足九岁的小女孩身上。然而,她没有气馁,而是努力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每天放学,鸣鸣都要去买菜、生火、做饭,安顿好妈妈之后,再写作业,然后再睡觉,因此,她常常要熬到深夜才睡。就这样,鸣鸣伴着妈妈,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妈妈要补身体,鸣鸣忍痛杀了她最心爱的毛毛,妈妈的腿很凉,鸣鸣给妈妈焐脚;买了西瓜,鸣鸣自己不吃,给妈妈吃。鸣鸣多么关心她的妈妈、爱她妈妈呀!鸣鸣与我们相比,她是多么不容易呀,要干家务活、买菜、做饭,还要照顾患重病的妈妈,学校里还要学习。她是个班干部,要管理班上的很多事情。她的学习还要好,要不然,同学们就不会继续选她当班干部了。一面顾着家里的事,一面又顾着学校里的事,虽然家里的事由她家的邻居管着一些,但她毕竟还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她吃得消吗?

  这部电影让我很感动,然而,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鸣鸣为了妈妈不再每天伤心,让妈妈把爸爸的骨灰拿走。妈妈不同意,于是,鸣鸣给妈妈跪了下来,妈妈终于答应把骨灰盒拿走。在鸣鸣去把骨灰盒拿走的时候,妈妈又犯心脏病了,可是氧气袋里刚好没有氧气了,鸣鸣便冒着外面的大雨,跑到医院去灌氧气。在去医院的路上,她很害怕,可是她想,她只有妈妈这一个亲人了,她不能再失去妈妈。于是,她加快了脚步。等她跑到医院,她浑身到下全都湿透了,她没有哭,没有怨,她只是央求护士快一点,她妈妈还在家里等着呢!鸣鸣多么坚强啊!她为了妈妈,在下着大雨的夜晚去医院灌氧气,医院那么远,她衣服都淋湿了,可她不在乎,她心里只想着妈妈,妈妈是她心里最主要的,是她心里最神圣的。其实,她也有一个幸福而完美的家,可是,老天好像在欺负她,把灾难一个接一个砸到他的头上。但鸣鸣没有抱怨,而是一心一意地照顾着妈妈。她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现在的儿童已经成为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也不做,高傲地把父母也不看在眼里。父母俨然成了他们的贴身仆人,什么事不顺心就大哭大叫,大喊大闹。想一想,如果他们长大了,有了孩子,孩子对他们也这样,他们的感受是什么,他们又会想些什么。所以,我们要像鸣鸣一样要学会坚强,学会自己独立生活,不要让父母做所有的家务活,要学着替父母分担,为父母解忧,逗父母开心,让父母不再操我们的心,这才是真正尽了孝道。

  从中吸取教训吧,醒悟点吧,学习鸣鸣,别让我们成为那一碰就破的肥皂泡泡了!

  《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二:

  “家长光让我们做温室里的花朵,俗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哪?’,假如明明不那么坚强,那么她的妈妈也可能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她那种自强不息、不气馁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挫折对于强者来说只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也许明明的经历,使她变的更加懂事,更加懂得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别人。”“同样是独生子女,现在的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给我们的自由空间太少了。应该多让我们锻炼自己,学会吃苦耐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而现在,父亲母亲的溺爱,阻碍了我们的成长,使“爱”变成了“碍”。

  以上语言是个别学生对《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的精华部分。我对班内几十名学生所写的观后感一一作了阅读,从收到的几十篇观后感里提取了上边的精华,也确实是当今社会部分家庭的缩影和学生心理的真实感受。但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只是平白直叙的描写了张明明的家庭状况以及明明在家庭发生变动之后为家庭的付出,内容琐碎,没能抓住主题,对明明的优秀品质和看电影后受到的启发没能真实的表达出来。这一些都是我所预料之中的事情。因为我也去观看了此部电影,与儿子夹杂在学生和部分陪同家长之间。自己也觉得这是一部教育孩子的好片子,我也被里边的故事情节感动的几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强忍着没让它们流下来,因为我要随时的回答5岁儿子的提问。可是不管故事的情节多么的感人,我的耳边都能充斥着周边孩子的欢声笑语以及像贪婪的老鼠那样吃东西而发出的声响。我深深地感觉到了一种社会的倒退、教育的失败。当电影演完了影院里灯光亮起的那一刻,我发现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我也作为一名家长想到的是家长之所以能受到教育的初衷,可能是我们已经体会到了生活的色彩,把自己融入到了故事的情节之中。而我们的孩子们哪,一个个脸上热情洋溢,丝毫没有看电影后因心灵的共鸣而产生的感恩心理,甚至于都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同情。我发现教育的初衷是好的,教育的结果是失败的,我们只不过是又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场所、一次花销的机会。

  当我周一来到学校到达自己班的时候,有的学生竟然跑到我的面前说电影一点都没意思,有的学生说他们吃了多少多少东西,有的还说看到别人哭了觉得挺好笑……,我什么话也没说,深深地感到了一种自责,虽然是我预料之中的事情,但怎么就发生在我的身边那?我的良心受到了谴责。我只想对孩子们说:“你们不会感恩,你们把家长的心血看得一文不值。

  我面临到了新的挑战,首先应该让孩子们明确什么是爱,这要比学多少的知识更加紧迫。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们将来成为社会的“危险品”乃至“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