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规划 > 校漂族:眷恋母校还是畏惧社会?

校漂族:眷恋母校还是畏惧社会?

时间:2023-05-18 23:00:13

  7月,一批大学毕业生们又将告别母校投身社会。可是,在我市一些大学周边,却有很多已经毕业的同学仍然生活在学校的圈子里,他们或为考研、为就业、为创业,甚至为坚守爱情而驻留不去,他们被称为“校漂族”。近日,记者走访了哈市几所高校,走进“校漂族”的生活。

 考研,是“校漂族”们的首要之选。“寝室换成了租房,食堂,自习室,图书馆,我的生活和毕业前没有太大的变化。”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9届毕业生宗宇考研失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选择了继续考研。由于家在外地,在学校附近的居民区里与人合租的一间两居室成了他的新“寝室”。据他讲,附近居民楼里和他一样选择“校漂”的同学很多,大多是家在外地、毕业后又没找到适合的工作的人。他们之所以选择继续生活在学校周边,一方面四年大学生活养成的生活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也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另一方面校园是他们精神的“避风港”,将社会上的激烈竞争都隔绝在外。尽管如此,但是他们的心态却有了巨大的变化:“在校的时候做什么事都安安稳稳轻轻松松,可以慢慢磨蹭不需要着急,可毕了业,我们的日子是按分和秒算的,时间和金钱都时刻在催促。”今年5月,宗宇终于考上了为之苦读两年的院校,压抑了两年沉重的心情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

  同是一届毕业生,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小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去年应届考研失败后,家庭并不富裕的他不得不选择先就业。据他讲,他家在安徽农村,虽然在这里已经四年了,但只有在学校里才能感觉到温暖。

  采访中,“校漂族”们都表示出对母校深深的依恋,在走出校园步入社会,面对就业、择业等困境,生活了四年的母校成为他们在这个城市中信赖、熟悉的“港湾”。针对“校漂族”现象,黑龙江大学学生辅导员王老师认为,“校漂族”的出现,顺应了很多毕业生的发展需求,对一些学生走入社会将起到一定帮助作用,但这种现象的凸显,也十分让人担忧又心痛。他们其实更需要的是社会的肯定和接纳,同时应主动与老师、师兄师姐多交流,明确自己适合发展的方向,勇敢面对现实。 (见习记者 张帆 记者 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