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规划 > 测量实习计划及简要指导

测量实习计划及简要指导

时间:2023-05-10 14:56:27

  交通111、工程111班测量实习指导书

  (12-13学年下学期 2013年7月8日-- 7月19日

  指导教师:汪老师、许老师、金老师、胡老师、曾老师)

  实习的准备、计划及有关事项

  一、实习任务

  一是测图(包括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地形图整饰等),将校园的一部分测绘成1:500的地形图,需要一个多星期;二是测设,先在所测绘的地形图上设计建筑物,然后将建筑物的位置和形状在实地标定出来,另测设设计高程,用时约一天。

  二、各小组配备的仪器和工具

  工程北楼303仪器室借领并自保管至实习结束: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绘图板一块、皮尺1副、水准尺2根(木制、铝制各一)、测钎2根、记录板1块、背包 1个、量角器1个、绘图纸1张、油漆若干(自备矿泉水瓶,全班共领用)。此外:3m标杆一根和尺垫一块(需要时临时借用)、全站仪(工程北楼309仪器室,借用及归还时间另行安排)。

  自备:测量记录、计算有关表格(由老师提供电子版)、计算器、铅笔(2H)、橡皮、胶带纸、细针、测(雨)伞、《地形图图式》(图书馆借或用电子版)等。

  三、仪器注意事项

  全组的仪器工具首次领到后应立即到室外仔细检查,确定能否正常使用。对不能正常使用的仪器工具(如水准仪、经纬仪水准管破碎,调节螺旋失效、三脚架腿伸缩不能固定、连接螺旋丢失等),务必于当天到仪器室调换。对能使用但有明显损坏的仪器工具(如塔尺丢失一节,经纬仪箱内没有垂球等),也于当天向仪器室老师说明,以明确责任。

  仪器在拿回宿舍保管期间要注意安全,为防他人拿错,建议在本组仪器工具适当位置做上识别标记。实习期间,如有仪器故障或电池没电,可与仪器室老师联系更换;如发生人为损坏仪器事件,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并将事件过程写成详细报告,全组人员签名后上交老师处理。

  四、实习计划及要求:

  五、安全第一

  部分测区位于环校西路,实习时要警觉来往车辆,注意保护自己和同伴的人身安全。

  六、作息时间

  除节假日外,每天上午8:30~11:50;下午1:50~5:10。

  七、应交资料

  全组提交1:500地形铅笔原图、实习报告各一份。

  实习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如下:

  一)封面:项目名称、学院、专业班级、组别、组员、指导老师(依据本班课程表填写)、实习地点、实习起迄时间。

  二)目录

  三)正文

  1、仪器检查记录:经纬仪检验表;

  2、水准测量:水准路线示意图、水准测量外业铅笔记录、水准路线计算表(参照教材表2-5);

  3、导线测量:导线示意图、导线测量(包括水平角和距离测量)外业铅笔记录、导线计算表(参照教材表5-3);

  4、测设:1)建筑物测设:测设示意图、测设数据计算过程、测设方法步骤、检核结果;

  2)高程测设:测设示意图、测设方法步骤、检核结果;

  5、实习概况:简述实习目的、任务、测区概况、实习过程

  6、实习小结(不少于300字):介绍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介绍通过实习所取得的收获和尚存的不足之处,对实习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注意:上述1 、 2 、 3项全组共用一份;4、5、6项各人独立撰写一份,要求标出姓名,内容简明扼要,表现各人特色。

  提交时,全组公共的1 、 2 、 3项置于前,后面依次为各成员各自撰写的4、5、6项,纵向装订成完整一册。

  实习报告统一采用A4打印纸,内容可打印或手写。打印格式要求:页面设置上下、左右页边距为2,标题(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次标题(宋体,加粗,小四号),正文(宋体,小四号)。

  八、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个人最终成绩由个人考核成绩和小组集体考核成绩各占50%综合评定。个人考核依据本人出勤情况,实习中所表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操作仪器的熟练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报告中个人部分的质量;小组集体考核依据小组完成实习任务的进度和质量,提交实习资料满足要求情况,爱护仪器工具情况等。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缺勤超过两次、损坏仪器工具隐瞒不报、未交实习资料、伪造成果等,均按不及格处理 。

  实习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

  一、地形图测绘

  一)控制测量

  1、建议在整个测区选定10个左右控制点(包括支点)。先初步定出点的位置,再综合考虑各种要求适当调整,最终落实点的位置后,用红油漆在相应位置标一小点(直径=3mm),外加小方框(边长30mm),作为导线点标志,并按顺序编号,如11-1(1班第一组1号点,余类推)、11-2、 11-3、…等,绘出导线示意图。注意:外业测量前,首先绘出高程控制网和平面控制网示意图,然后按图逐站或逐点测高差、测水平角、测距离并进行有关计算。

  2、水准测量每站测得一次高差后,就地改变仪器高度(0.1m)以上,重新整平,再测第

  第 2 页 共 4 页

  二次高差,两次高差的互差不大于5mm,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所有高差都施测完毕,计算路线高差闭合差fh,其值应≤?12n mm,n为测站总数(或?30L mm,L为水准路线总长度,以公里为单位)。水准路线计算参阅教材P27表2-5,其中高差、高程取至mm。

  3、闭合导线内角用J6经纬仪或全站仪观测一测回,若盘左、盘右测得角值的互差不超过±40″,取其平均值,否则重测。闭合导线角度施测完毕,计算角度闭合差 fβ,其值应≤?60??n, n为闭合导线的内角数。连接导线、支导线的转折角用J6经纬仪或全站仪观测两测回,一测回中盘左、盘右测得角值的互差不得超过±40″,两测回测得角值的互差不得超过±84″,取其平均值,否则重测。测角可用竖直的测钎(或用笔杆代替)、标杆、三脚架吊垂球线作为照准标志;准确对中(误差≤1mm),瞄准时要尽量照准目标底部,最好直接瞄准地面点;在一测回观测过程中水准管气泡偏离一格以上,该测回作废,应重新整平仪器、重新观测。

  4、导线边长(水平距离)包括闭合导线、连接导线、支导线的边长,用全站仪测量,每段距离须二次瞄准棱镜、按二次测距键,所得二个距离值,互差在3mm以内,取平均值。

  导线边长(水平距离)也可用卷尺往、返丈量或同向丈量两次,每次丈量中须读数两次,所得两个距离值,互差在5mm以内,取平均值。第一次读数结束,应将尺子沿地面稍微错动再读第二次读数。往、返丈量或同向丈量两次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3000,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导线施测完毕,进行导线内业计算,求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其值应≤1/2000,不满足要求,返工重测。导线计算参阅教材P75表5-3,其中角度取至秒,距离、坐标取至厘米。

  5、控制点展出后要进行检查,首先观察图纸上所展绘控制网的方位、形状与实地控制网是否一致,也可与同班其他各小组比较是否一致;若是,再在图纸上量取相邻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按比例尺换算为实地距离,与相应的实测距离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图上0.3mm,即实地±0.3mm×M=±0.3mm×500=±0.15m,M为比例尺分母,否则应重新展绘控制点。经检查无误,严格按图式规定绘出控制点符号(教材表 8-2之28(b)),并以分数形式在点的右侧注上点号和高程,其中高程注至厘米。

  二)碎部测量

  1、碎部测量时,先将测站点周围的地表分解为一个个面状地物,如房子、草坪、花圃、空地,并确定它们的形状和边界线(它们总是有边界线的),然后依次在边界线的转折点上立尺。独立地物如路灯、电线杆也作为立尺点,测定其位置。在面状地物或地物之间的空地内,每隔15m(图上3cm)加测一点,在其右侧注记高程,称为高程散点。以此为指导,立尺(镜)人员在跑点前,可先与观测员和绘图员商定跑尺(镜)路线。

  2、碎部点主要采用极坐标法的测定,当受现场实际条件限制(如不便量距等),还可采用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角度距离交会法等。

  3、对碎部点的距离测量,根据仪器条件,可选用经纬仪视距测量、卷尺量距、全站仪光电测距三者之一;对碎部点的高差测量,可选用经纬仪视距三角高程测量、全站仪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水准仪视线高法三者之一,其中水准测量精度高,且安置一次水准仪,可以测定若干点的高程。

  4、当采用经纬仪测绘法,对碎部点的水平角测量、视距测量要求:用经纬仪盘左位置进行观测,量取仪器高i,精确到厘米;视距间隔估读至毫米;中丝读数估读至厘米;水平角估读至5′;竖盘读数估读至1′。水平角、竖直角只进行盘左半测回观测。视距测量计算中,距离、高差都精确到厘米。

  5、碎部测量要一边观测,一边将所测的碎部点在图纸上展绘出来。展绘时,根据水平角β和平距D确定碎部点图上位置(展绘水平角β用特制的量角器,用细针将量角器的圆心固定在图纸上测站点处,转动量角器,将量角器上等于β角值的分划线对准零方向线,此时量

  第 3 页 共 4 页

  角器的零分划线所在方向便是碎部点所在的方向,其中β≤180°,碎部点位于圆心右侧;β>180°,碎部点位于圆心左侧。沿碎部点所在方向将水平距离缩小 500倍即定出碎部点图上位置),再在点的右侧注出高程,取位至厘米。不是所有的碎部点都要测高程,要求每三个碎部点中,选一个点测量并注记高程。注意:所有碎部点都不要注点号。为防止出错,每观测10~20个碎部点后,应重新瞄准起始方向检查其是否仍为0°00′00″,其偏差不得超过3′,否则重新定向。为了检查测图质量,仪器搬到下一测站时,应先观测前站所测的某些明显碎部点,以检查由两个测站测得该点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相符。如相差较大,则应查明原因,纠正错误,再继续进行测绘。

  6、测区内必须测绘的可能有的地物包括:房子、大门(包括门顶、门柱)、楼梯、台阶、草坪、花圃、挡土墙、围墙、路、路灯、电线杆、假山、消火栓、污水篦子等。建筑物的轮廓(边界)以其外墙面与地面的交线为准,用实线表示,地下部分或架空部分在地面的投影用虚线表示。绘图线粗为0.15mm,点大为0.25mm,独立地物符号、花圃等面状地物内配置符号、注记的文字或数字字头等一律朝北(与x轴方向平行),不随地物朝向而改变。某些地物的轮廓凹凸不规则,当凹凸部分小于0.5m,可忽略,即将凹凸部分看成直线,这种处理称为综合取舍。对测区内的树不测绘,也是一种综合取舍,即只测主要的、有意义的地物。

  测图时,要善于利用地物与地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同线等)以及地物的自然形状,依据已测绘的地物、现场丈量的距离,用推平行线、做垂线、延长线等间接方法,绘出有关地物。尽量用直接观测的少量点,绘出更多地物。但这种接力式的间接方法最多只能连续接力两段,不能滥用,否则累积误差过大。

  绘图人员要注意图面正确、整洁,注记清晰,一般要求在现场边测点,边展绘,边检查(对照实地)。在任务紧情况下,可以先观测和记录所有碎部点的定位数据,并绘出相应草图,然后集中绘图,称为测记法。

  三)地形图的检查与整饰

  1、由于各小组采用同一起算数据(隐含同一坐标系和高程系),如果没有测量及绘图误差,将坐标格网对齐后,理论上各小组所测地形图应能完全重合,如果偏差较大,说明一方或双方存在较大的测量或绘图误差,应分析原因,纠正错误。

  2、地形图检查包括室内检查和室外检查,前者主要检查是否有绘图错误,图上地物是否清晰易辨,各种符号注记是否正确、高程点密度是否满足要求。后者主要检查是否有测量错误,它是将图纸与实地进行对照,检查地物是否有遗漏,符号、注记是否正确,进一步还可设站检查,即对图中某些可疑部分重新测绘,将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原测地形图是否符合要求。

  3、地形图经过检查后,还需要进行整饰,测图时由于时间仓促,各种符号和注记难以按图式要求绘制,整饰就是将这些符号按图式要求绘制,并清除图内多余的线划和符号,使图面更加合理、清晰、美观,最后按图式要求写出图名、图号、比例尺、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施测单位、测绘者及测绘日期等。

  二、建筑物测设

  一)平面位置的测设

  在本组所测绘的地形图中空白位置,设计一矩形建筑物(10m×8m左右),附近应有控制点。在实地测设出矩形建筑物后,检测矩形的内角与90°之差不得超过±60″,各边与设计值之差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000,否则应进行调整,直到符合要求。

  二)高程的测设

  依据实地高程已知的控制点测设两个高程点后(两点相距20m左右),检测两点间高差,检测的高差与设计高差相比较,其差值不得大于±5mm。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