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岗位职能 > 传承中华文明营造美德家庭征文【登选】

传承中华文明营造美德家庭征文【登选】

时间:2023-05-10 14:56:27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莫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形成了我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并倍受世界各民族的推崇。下面小编带来了传承中华文明营造美德家庭征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传承中华文明营造美德家庭征文一

  为了使家庭伦理道德的灌输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传统家训在家庭道德的教育方法、途径上也都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很有特色的见解,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家庭德教措施。

  一是注重家风的熏陶。家风,又叫门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传统习惯、道德面貌。纯朴、正派的家风对于子弟、家人良好道德品行尤其是家庭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巩固有着重要的影响。陆游在《示子孙》诗中教育子孙耕读并重时,谈到了家风对这一规范的作用。诗中写道:“为贫出仕退为农,二百年来世世同。富贵苟求终近祸,汝曹切勿坠家风。”上文提及的留有《郑氏规范》的浙江浦东郑氏家族,据史料记载,从北宋建炎(1127)初年开始就累世同居,同灶而食,人口最多时达三千,其中一支维持了十九世,跨越宋、元、明三代,凡三百余年。郑家以孝义名重浙东,被誉为“浙东第一家”,明建文帝曾御书“孝义家”赐之。这个大家族之所以能“九世同居”,举家和睦相处,恪守封建家庭伦理,不能说不依赖于长期形成的纯朴家风。正是这种家风的熏陶,使家庭道德对家庭成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制约作用。

  二是注重规范、准则的可操作性,易使它们变为家庭成员的具体行动指南。由于家训是“教家立范”,供家人、子弟学习、执行的,因此传统家训对家人、子弟的教诫既有理论的说服,更有实际的操作指导。宋代及宋代以后的家训中尤其如此。如赵鼎的《家训笔录》共31项,其基本内容是讲严谨治家的,条款非常具体,象谈到家庭成员口粮的分配时规定“五岁以上,给三之一;十岁以上,给半;十五岁以上,全给。”还指出家长要持心公平,子女婚嫁资送要有统一的定数。这种具体的规定,减少了矛盾,保证了家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袁采的《袁氏世范》分为“睦亲”、“处己”、“治家”三卷,每一卷的论述都极为详尽。如“睦亲”卷就认真分析了父子、兄弟、夫妻、子侄、妯娌不和的原因、弊害,详细叙述了正确调整家庭成员关系的途径、方法。

  三是实行奖惩结合、情法并用。传统家训在论及治家教子时有不少都强调了这一方法。认为“立家之道”,应刚柔相济,恩威并施。《郑氏规范》规定从四十岁以上的家族成员中选出一名为人正派、可以服众的人作为“监视”,监视负责掌《劝惩簿》,记录每个家庭成员的是非功过。同时,制两块木牌,一块刻上“劝”字,用于记录好事;一块刻上“过”字,用于记录坏事。牌子挂在墙上,“三日方收,以示赏罚。”包拯立的家训中强调后世子孙若有贪脏枉法者死了以后也不能葬于祖先坟地。《庞氏家训》说“子孙有故违家训,会众拘至祠堂,告于祖宗,重加责治,谕其省改。”宋代以来的家训中几乎都列有惩罚、体罚的条规,不少还把家训与家规、家法、族规结合起来。如清代麻城(今湖北麻城市)鲍氏家族订立的《鲍氏户规》对违背家庭伦理的子弟乃至家长都要给以杖责或鞭笞。其中规定不养父母者杖一百;“妇女肆行无忌而乱骂人者及无故骂人者,笞四十”等等。由于宗法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的支持,家规、族法不仅具有道德的劝喻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家庭道德的教育和实施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

  四是注重榜样的示范、激励作用。榜样人物的事迹典范,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使人产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自内省”的道德情感,从而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与榜样相对照,变成趋善避恶、择善而从的道德行为。传统家训的作者们都很注意这一点。早在被历代学者推为“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中,颜子推就在对子孙晓喻勖勉的理论阐述的同时,列举了许多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以加深他们对家庭道德准则的理解和实践。司马光的《家范》在全面论述封建家庭伦理关系、道德规范的过程中,不惜篇幅节录了不少儒家经典中的治家、修身格言,并大量采辑了“自卿士以至匹夫”的“家行隆美可为人法者”的典型事迹,以供子弟、家人学习、效法。《袁氏世范》、仁孝文皇后《内训》、王刘氏《女范捷录》、康熙皇帝的《庭训格言》等也都很注意引用榜样、先贤的格言警语、传说故事教诲家人。

  五是家庭伦理教化具体方法、形式上的多样性。为了使家庭伦理道德的教育能受到较好的效果,家训作者们结合实际提出了不少具体的方式方法。除上文述及的奖惩结合、榜样示范外,还有这样一些:(1)召开家庭会议“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庞氏家训》规定,每月的初十、二十五两天(“遇大寒暑、大风雨则暂免”)的日暮时分,合家老小,不论尊长卑幼,都来聚会。开会时大家各人讲述自己半个月来的经历见闻,“或善恶之当鉴戒,或勤惰之当劝免,或义所当为,或事所当己者,彼此据己见次第言之。各倾耳而听,就事反观,勉加点检,此即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之意。”这篇家训还规定,家庭聚会由大家轮流主持,不拘形式,“为便于聚谈为贵”。凡无故不到会者,则是“自暴自弃之人”。这种家庭会议类似于今天的民主生活会制度,它对于强化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教育激励家庭成员抑恶扬善,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的确不失为一种好方法。(2)填写“功过格”, 以“日日知非,日日改过”。袁黄在《训子言》中介绍了自己用填写“功过格”的方法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功格”和“过格”各分为五十条,每一条都标有应得或应扣“分数”,如“收养一无依”“准五十功”;“遇一病告救不救”“准五过”等等。“每晚于本日格下明注功过”,一月一累计,看善多恶多。(3)刻石立铭,时时对照检查。如吕坤《孝睦房训辞》将他为家人制定的居家做人的简明道德准则刻在“戒石”上,要他们“朝夕诵思”。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要儿子将他信中关于读书、做人等的训示贴在墙上,“日看一遍”,检查反思。此外,家训中还有念先人遗训,抄摘家训语录,背家训歌诀、箴言等方式方法。

  传承中华文明营造美德家庭征文二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自豪,因为我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我更感到庆幸,因为我国有让人叹为观止的传统美德。

  从我记事开始,我就从教科书里、电影、电视里,父母老师讲述中了解了许多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有一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就是说:“一个人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如果这个人不孝敬父母,那么就很难想像他是怎样热爱祖国和人民了。”中国还有一句古话:“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仅要孝敬父母,还要尊敬其他的老人,爱护幼小。

  从古到今,涌现了许多有关于“孝”的感人故事。像子路,子路在孔子弟子中以政事著称,但是,家里十分贫穷,常年靠吃野菜度日。有一次,父母想吃一点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饭也没有,怎么办呢?子路忽然想到,到亲戚家背一袋米就可以了。于是子路跋山涉水的到亲戚家为父母背了一袋米。回到家后,子路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忘记了疲倦。邻居们知道后,都夸子路是一个既孝顺又勇敢的好孩子。

  就如汉文帝(刘恒),有一次,母亲生病卧床不起,一病就是三年。然而,他在侍奉母亲时并不怠慢。每次都亲自为母亲熬药,熬好了还要先尝一尝才放心拿给母亲吃每天晚上都守在母亲身旁,直到母亲入睡,自己才睡一会,他的“孝”闻名天下,他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就连尚未懂事的小孩子,也懂得关心、热爱和总尊敬父母。每天一句温馨的话语,给予父母的的是愉快与欣慰。作为六年级的学生的我,对“孝”字却感受很深。“孝”对于我来说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敬长辈。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孝”呢?每天我们将自己的学习整理好、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母亲节给母亲送上祝福与贺卡、父亲节也给父亲送上祝福与贺卡、给父母写信谈心……

  中华美德涉及方方面面,从古往今,中华美德代代相传,中华美德在建设小康的今天更加光芒四射。每天晚上都守在母亲身旁,直到母亲入睡,自己才睡一会,他的“孝”闻名天下,他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有了工作的年轻人,即使忙得不可开交,也会抽空回家看看父母。

  传承中华文明营造美德家庭征文三

  中华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作为华夏儿女,无时无刻不为我们身在这个美丽的国度里自豪,我们为历史自豪、为根源自豪,总之,我们自豪于——我们国家有着丰厚的传统美德。要做个有美德的人,可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真正讲美德的人,他的心中都会有孝敬、仁慈、尊重、诚信、宽容这些字眼,他也会从平常生活一点一滴的小事表现出这些看似无人知晓,但他自己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当然也拥有无数个美德故事。《三顾茅庐》中的刘备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皇亲国戚和长辈的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不但没有表现出皇室的威风,更没有破门而入,而是在门外耐心等候诸葛亮醒来。终于刘备的诚心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出山帮他建立了蜀汉王朝。

  我国的传统美德很多,在每一个地方,我们都会想起各种美德: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会想到自立自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及勤劳节俭等优良传统;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会不由得想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及友爱兄弟姐妹等;而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会联想到热爱集体、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等。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美德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来形容。

  看看我们写的汉字,品品我们作的作文;怀怀历史的悠久,观观世界的潮流;无论是成就,还是进步,对社会贡献最大的莫过于老师了,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呢?

  既然人类社会的文化能够一代代地积累和传播、继承和发扬,教师的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教师,人类的文化就难以延续和发展,整个社会就难以进步。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他们辛勤工作、诲人不倦、默默耕耘,像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包括我国传统美德,也都源于教师,所以,尊敬老师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一点。近代,,一下飞机就来到市中心的一栋普通公寓大楼,探望他在大学时代的老师,现年95岁的顾老师。走进客厅,顾老看见了,要自己站起来。,说:“不要站起来,不要站起来。”他握着顾老的手,以学生的身份首先问候老师的健康。顾老说:“很高兴见到你。:“我早就该来看您了。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次有机会来看望老师,心情很不平静。”原定20分钟的会见,延长了40分钟,师生两人的交谈意忧未尽。由此事例,我们要学习的敬师美德和情怀,我们要尊敬老师。

  我们该怎样尊敬老师呢?首先,我们要尊重老师的劳动。教学是一种艰辛细致的脑力劳动,老师对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老师的劳动应当受到我们的尊重。我们尊重老师的劳动,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等。其次,我们要听从老师的教诲。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该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严格履行老师提出的要求。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该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它们发扬光大,让世界为中国自豪!假如人人都有一颗美好的心,我们的家园将会更加美好。所以,从现在起,让我们牢记八荣八耻,为构建和谐家园的目标努力,让美德这颗明珠更加耀眼吧!


相关文章:

1.传承中华文明营造美德家庭征文

2.传统美德作文

3.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征文【精选】

4.清廉家风故事征文1000字5篇

5.清廉家风故事征文【优秀篇】

6.好家风作文征文7篇

7.清廉家风故事征文800字

8.家风家训征文4篇

9.清廉家风故事征文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