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岗位职能 >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500字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500字

时间:2023-05-10 14:56:27

  《郑氏规范》虽然是郑氏的家训,延续的是郑家的家风,但包含的生活态度、道德修养、学识涵养,仍然适用于现代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2篇郑义门观后感作文500字范文,欢迎借鉴!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500字一

  央视多频道热播 媒体称罕见 以我市浦江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为原型的廉政文化动画片《郑义门》,3月7日起正式登陆央视。

  根据浙江省委、省纪委的统一部署,廉政文化动画片《郑义门》由浙江省广电集团、浙江蓝巨星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该片共12集,每集时长10分钟,采用古装动漫形式,深入挖掘“郑义门”168条家规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家长郑濂的故事为经,以家规为纬,通过《郑浩拒礼》、《俭以持家》等12个生动故事体现“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传颂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为全面从严治党、弘扬新风正气、传播核心价值营造良好氛围。

  从3月7日~18日,《郑义门》在央视综合频道(1套)每晚18:40档播出,每天一集;军事农业频道(7套)于3月7日~12日20:35档播出,每天两集;少儿频道(14套)于3月7日~12日20:00档播出,每天两集。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江南时报》称:“这些天,,这样的模式非常少见。”

  兴旺900年 江南第一家 浦江郑宅镇的郑义门,号称“江南第一家”。900年历史,至今依然生生不息。

  这一家族15代同居生活,300年不分家,鼎盛时期郑家3000余人同吃一锅饭;郑义门173人为官,官位最高者位居礼部尚书,却没有一人因贪墨而遭罢官。

  郑氏先人已不在,然而留下的家风家训,却实实在在刻在石碑上,流淌在郑氏子孙的血液里。

  《郑氏规范》虽然是郑氏的家训,延续的是郑家的家风,但包含的生活态度、道德修养、学识涵养,仍然适用于现代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治国从治家开始。

  郑沂辞俸促廉、郑崇岳清退贿物、郑幹惩治贪官……从家庭角度约束族人为官清正,是《郑氏规范》一大特色。

  廉政文化动画片《郑义门》《郑浩拒礼》篇,讲述了郑家子孙郑浩在担任知县期间,拒绝排场,拒绝礼单,抵挡住各种诱惑,清廉为官的故事,揭示了“为官者应以报国为本,体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的家规;《致力为公》篇,讲述了当粮长的郑濂,不卖人情,不受贿赂,秉公丈量所辖区域田地,编制税赋籍册的故事,,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家规……

  《郑氏规范》86、87、88条等讲的都是廉政廉洁,就是针对出仕当官的人规定的。它教育郑氏子孙,出仕当官必须奉公守法,不得贪污受贿。“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于《谱图》上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如被诬指者则不拘此”———贪赃者将从家谱中除名,死后也不许入祠堂,更是最严苛的条款。

  正因为家规传承,郑氏家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郑氏族人自觉以家规为尺,注重自我修为,共同缔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郑氏规范》由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修订完善,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郑义门”的传奇故事先后被载入《宋史》《元史》《明史》。

  在崇尚“家国”概念的儒家文化系统中,郑氏家规承袭的伦理文化、责任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具体投射和浓缩,郑氏族人在时代变幻中始终恪守家族精神,展现着炎黄子孙对民族文化几千年如一日的尊崇。

  郑氏族人勤俭持家、清廉为官的背后,是家风文化的潜移默化使然。在新时代中,在全国党员干部和群众中传播郑氏的廉政文化和良好家风,点亮清廉为官的意识,更具有振聋发聩的教育意义。

倡导良好社会风气去年5月,,首期推荐“郑义门:孝义传家900年”。

  “‘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中的家规”首期推荐郑义门,是因为郑义门“173人出仕无人贪墨”,官网还列出了《郑氏规范》中数条警示子孙“莫伸手”的家规,如“家业之成,难如升天,当以俭素是绳是准。唯酒器用银外,子孙不得别造,以败我家”。

  “反腐、‘纠风’与社会风气紧密相关,相互影响”,、,、家规,主要目的都是“正风”,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

  “十八大以来,:打虎拍蝇、营造不敢腐的氛围;加强制度建设,打造不能腐、不敢腐的制度机制;‘纠风’,扭转社会风气”,她强调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大量贪腐官员的案例,特别是‘身边人’腐败案例表明,其贪腐或者是受到了家庭、家族的影响,或者是将家庭、家族作为敛财的工具,为亲属经商提供便利、让亲友代为收钱等等。因此,、家规,强调社会家庭文化方面也要守规矩。”

  郑氏家训有意义 跨越时代可借鉴“《郑义门》的热播,我的理解是郑氏家族的治家规范具有隔时空的现代意义,、民风重振提供一个跨越时代的有益借鉴。”动漫片《郑义门》文史顾问、《孝义传家:浦江郑氏家族研究》作者、浙师大法政学院毛策认为:作为当代中国,不是一成不变地仿效《郑氏规范》,而是借鉴其有益的治家观念:一、在时代变革之际,他有极其成熟的规则意识。二、通过几代人努力,将规则细化,注重其可操作性。正是这点,使《郑氏规范》具有家训著作里程碑意义,成为《大明律》的初始样本之一。三、他们将家训与国法相结合,遵循国法,又解决国法未能触及的细节问题。上述三点,为当代中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有益的借鉴,也为党风清廉、民风淳正提供可供操作的历史经验。

  说家风谈廉洁 《郑义门》引发收视热潮随着央视多频道热播廉政文化动画片《郑义门》,在党员干部、包括普通观众中都掀起了一股观看的热潮。

  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结合本地实际和个人情况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收看《郑义门》廉洁动漫片。一是周一夜学集中收看。近日,市纪委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和派驻机构干部在市会议中心集中收看,并在收看后组织了认真的讨论,气氛十分热烈,起到了带头的作用。浦江县、金东区等地,市府办、,组织党员干部在单位会议室集中收看。二是网络媒体点播收看。浦江县、兰溪市等地的党员干部通过网络及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时下载点播收看《郑义门》廉洁动漫片。市直机关工委在“金华信义先锋”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并把践行家风与讲规矩结合起来,拟出台《金华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基本行为规范》。三是流动党员定点收看。武义县桐琴镇、金义都市新区孝顺镇等工业乡镇的企业,集中本企业党员,在会议室、办公室统一收看,进一步扩大学习教育效果。四是男女老少全家收看。婺城区蒋堂镇、磐安县尖山镇等地的村党员干部与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儿女在家中集中收看了动漫片。

  市委党校教授席炜静说:“《郑义门》廉洁动漫片体现了‘忠’、‘信’、‘孝’、‘廉’等核心思想,并突出反映了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孝义文化、廉政文化的营造和构建。”市直机关工委书记朱志德在收看后说:,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治家之道与治理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也有相通之处,要更加重视家风建设,全身心投入‘树家风,严规矩,促勤廉’教育活动。”市教育局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徐春艳说:“弘扬传承郑义门廉洁家风文化是时代的要求,是全体党员干部担当的光荣使命。市教育局正着手研究将动漫的有关素材纳入乡土教材。”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500字二

  全片共12集,每集时长10分钟。这些故事中,包括《以法齐家》《家法如山》《郑浩拒礼》《游街退匾》《正风除弊》《利人利己》等。

  郑义门:孝义传家九百年

  序

  透过历史深处传来的钟声,一幅引人入胜的家族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十五世同居,历经三个王朝,横贯三个多世纪,宋元明三代正史为其列传,各个时代杰出的文化名人为之驻足……

  这就是郑义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的“江南第一家”。

  在钟灵毓秀的江南大地上,这个坐落在浦江之畔的耕读之家,至今已经整整闻名了900多年。促使这个家族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灵魂,是它的家规--《郑氏规范》。

  这里,是中国传统家族发展演变的生动注解。

  这里,承载着中国人熟悉和温暖的记忆。

  郑义门

  历史上,一个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旌表,可称“义门”。历朝表彰的“义门”中,一般五世、七世就属难能可贵。而郑义门,其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却足足延续了十五世。

  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年间。一个名叫郑琦的老人,自感不久于人世,召子孙来到郑家祠堂,并立下遗嘱:“吾子孙有不孝、不悌、不共财聚食者,天实殛罚之”。就是这一声临终前的嘱托,开启了郑氏家族十五世的故事。

  他的鼎盛时期,我们用文献上的话来说,他的人口达到了几千人,宋代时在一个锅里吃饭,叫“食指三千”。

  郑氏家族世代繁衍,发展至今形成以郑姓命名的郑宅镇。郑宅镇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氏宗祠,就坐落在这个小镇的中心。宗祠始建于南宋中叶,迄今已有900余年历史,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如今的郑义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郑氏宗祠坐东朝西,占地约5000平方米,共分为5进64间,其建筑无雕梁画栋之华丽,保简朴整洁之本质,庄严宽敞,古朴厚重。走进宗祠,就像走进了中国历史的博物馆。内有元丞相脱脱书写的“白麟溪”碑,明皇帝朱元璋亲赐的“江南第一家”牌匾,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手植的苍劲古柏,范仲淹、朱熹、柳贯、王锡爵等历代历史名人及当代书法家题写的大量匾额、楹联等……正可谓翰墨丹青赏心悦目,诗书雅乐神韵悠远。

  让今天的人们依然津津乐道的,是郑氏家族魅力不减的人文遗风。

  有一件事很有意思,2008年全国高考,四川省的文科卷子,古文解读竟然出自《明史》,是关于郑氏家族一个家长叫郑濂的传记,然后叫考生们来解读,来谈体会,这实际上也就说明了对郑氏家族的重视。

  《郑氏规范》

  是什么,使这个寻常的人家有着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又是什么,让这个传统的家族延续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这个家族之所以能够这么几百年的同居,跟这个家规是密不可分的。

  支撑“郑义门”的精神支柱,就是这部名叫《郑氏规范》的家规。这是郑氏家族管家治家的法宝。它将儒家的“孝义”理念,如数学公式般转换成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历经几代人创制、修订、增删,它最终定格为168条,涉及家政管理、子孙教育、冠婚丧祭、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堪称世上最齐全的家庭管理规范。它甚至将大家庭的管理成员,分为18种职务26人,形成一个网络式的多层结构。一个庞大家族的秩序由此严丝合缝地建立起来。正是这种智慧,指引着这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前行。

  我是这样理解的,中国的家训制度,大约有三个历程。第一个是《颜氏家训》,第二个是宋代司马光的《家仪》。《颜氏家训》和《家仪》,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理论性较强。那么作为中国家训制度的第三个里程碑,《郑氏规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它比较注重家规的操作性。也就是讲,它把儒学的追求转化为可操作的细节。所以我讲这个家族能够三百年繁荣昌盛,跟可操作性的家规有密切的关系。

  在今天的郑宅镇,我们依然可以不时看到以郑氏家族的“孝”迹为内容的景观。郑氏世祖郑绮,其母亲张氏因患风挛疾,手足不能伸,郑绮日候床边,侍奉饮食汤药,三十年如一日,始终不稍懈怠。正是这位老人以孝治家的躬行实践,为其后代子孙树立了一个生动的典范。而这,只是这个家族几百年风风雨雨中诸多故事中的一个。

  家规亮点

  历史的时钟拨到明朝天顺三年。郑义门,这个响亮在江南大地的名门望族,终于悄然隐退,藏入历史的苍茫暮霭。然而,郑氏家族用十五世的漫长时光身体力行的《郑氏规范》,却永远留存了下来,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郑氏的祖先们深知“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168条家规中,有关戒奢的就有17条之多。它谆谆告诫:家业之成,难如升天,当以勤俭朴素为准绳。

  它有一个关于我们不能浪费、我们要节俭……比如它有讲到你什么时候可以吃饭,达到几个人可以一起吃,如果达不到几个人你不能够开一桌吃饭,等等。

  郑氏一族齐家思想的体系中,还有一个突出的主题,那就是关心自己的同时,也应关心他人,和睦乡邻。

  他采取了很多措施跟周边的邻居搞好关系。比如说他创办药室,周边邻居有生病的人,如果家里穷我可以免费提供医药;他在村子的路边设立茶摊,路过的人肚子饿了、口渴了,都可以获得食物和水;还有穷困的人家,他们也都会给你们东西吃。

  清廉为政,是历代都倡导的,但从家庭的角度约束族人为官清正,则是郑氏义门的一大特色。

  这168条家规,有些涉及到廉政廉洁方面,像86、87、88这三条,就是针对出仕当官的人规定的。这三条家规,它就是告诉你,你只要出仕当官,就得奉公守法,不要贪污受贿,你不要来辱没我们这个家族。

  凭借好学的风尚和孝义的名声,从宋、元到明、清,郑义门约有173人为官,尤其是明代,出仕者达47人,官位最高者位居礼部尚书。令人惊叹的是,郑氏子孙中,竟没有一人因贪墨而罢官者。

  现实意义

  历经数百年风雨的郑义门,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传统大家庭的一个缩影。它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国家”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治国从治家开始。中国人讲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内外长幼有序,讲究道德礼仪。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责任文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

  时至今日,我们回望郑氏义门,不仅仅因为它映射着中国古代家庭制度的演变历程,表达着孝义治家的功能样态,更是因为,蕴含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是今天的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上巨大的进步,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那么我们现在讲“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方面要经济建设,一方面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这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家庭的教育、家规的培养至关重要。所以我们今天总是在呼唤良好的家风。实际上郑氏家族,他可以给我们隔时空地提供一个借鉴。